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央企职工高收入”究竟谁管得了?

2013年01月14日 08:41   来源:千龙网   

  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又一次在众人的期待中被搁置,这将垄断企业及其管理部门推上风口浪尖。陈岩鹏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又一次在众人的期待中被搁置,这将垄断企业及其管理部门推上风口浪尖。(《羊城晚报》1月13日)

  尽管收入分配改革被不断搁置并延期,但“提低、控高、扩中”的这条主线,应该说定得无可非议。事实上,当下的收入分配矛盾,固然仍需要继续将“蛋糕”做大,但如何把蛋糕切分得更公平,更能体现出与效率与贡献,的确要比做大“蛋糕”来得更为紧迫。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提低”还是“扩中”,其实更多属于“做大蛋糕”的范畴,相形之下,“控高”则更多涉及如何将蛋糕切分得更公平、有效。虽然“做大蛋糕”,很多时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蛋糕切分”不公的问题。不过,随着各种增长红利的用尽,蛋糕其实不可能被无限做大。各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其实已充分表明,尽管追求增长是普遍的诉求与期望,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终究存在着距离,虽然相比世界其他经济体,中国可以挖掘的发展与增长潜力应该说更多,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速,的确也很难维持过去的高速。言下之意,即便对中国而言,蛋糕的继续做大也存在着相当的难度,这个时候,蛋糕切分过程中的不公平与不合理,就必然愈发的刺目与扎眼。

  可见,即便在“提低”与“扩中”方面使出浑身解数,但却并不能掩盖并回避“控高”。相反,在做大蛋糕的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蛋糕切分的问题其实注定将愈发凸显出来。不仅如此,“提低”、“扩中”与“控高”之间,其实并非各自独立,全无联系。假如对于低效低竞争力,仅仅是缘于各种既得利益而获得的高收入,不能有效的限制,恰恰是对资源与市场的低效占据,更是对“提低”与“扩中”的遏制。

  当然,所谓“控高”,绝不意味着简单的对高收入进行限制,对于高收入,同样需要区别对待,对那些符合公平效率,有着卓越贡献与付出者,体现了竞争能力与创新实力的高收入,非但不应控制,恰恰更应给予保护。在这方面,法国近期简单的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却遭遇精英阶层的移民以及政策的极大被动,就很能说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不合理、非公平的高收入,以及垄断获利以及各种既得利益的与限制,显然才是“控高”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相比“提低”与“扩中”让相应群体从中受益,不得不触动既得利益的“控高”,对于当下收入分配改革而言,不仅是关键点,更可谓硬骨头。之所以“屡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也正缘于“控高”环节的角力之艰。例如,虽然垄断部门过高收入说来简单,但就连如何界定垄断,都尚仍争议,更遑论“控高”的执行与落实了。不仅如此,对于垄断国企和一些留有“自留地”部委阻挠分配改革,国资委更是喊冤称,垄断国企的人事任免、工资薪酬等方面的管理权并不掌握在国资委的手里。不过,国资委喊冤,毕竟没有否认既得利益群体阻碍分配改革的事实,仅仅是觉得这根硬骨头全由国资委来啃,力有不逮,而这的确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而不能全怪国资委不给力。

  基于上述视点,收入分配改革在“控高”这一关键环节上,的确存在着共识,那么,这一共识的真正达成,其实并不能全赖独立却又实力仍有不济的个别部门。那么,对于国资委管不了的“央企职工收入高”,究竟该由谁来管,显然不应没有答案。唯有谁来啃“控高”这根“硬骨头”的责任真正得以落实,国人殷殷期待的收入分配改革才有望真正破题。(吴江)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