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昨天宣布对“闯黄灯”的人以教育为主,暂缓扣分,成为新交规1月1日实行当天引发轰动后的又一轰动。立刻有人欢呼“舆论胜利了”。这话听上去像是对的,但有点简单。这更像是中国官民互动的胜利,这是2013年中国第一个有代表性的、也有些复杂的表情。
落实新交规是中国进步的过程,这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空洞的。没人能否认,这几天机动车在中国各地的交通路口比过去规矩多了,黄灯不能当绿灯用,不能硬闯,即使昨天宣布暂不扣分,这个印象还是给所有司机强烈地留下了。
黄灯条款引发激烈争议,公安部不断与民间的批评声音互动,并最终接受了难以一步到位推行该条款、需要一个过渡期的现实。这是中国社会民主互动的又一进展,它带来了教训,也积累了经验。
黄灯风波再次验证中国在匆忙前进,这是个磕磕绊绊的阶段,把它驾驭得像是闲庭信步那样实在挺难的。
首先中国太大太多样化,要追求的目标和要照顾的事情总是错综交叉,要突破就有阻力,太照顾全面了又什么都干不了。比如黄灯问题,需要计算、平衡的因素比在韩国或新加坡做同样立法要多得多,一个因素没算准,就是今天的结果。
第二是舆论开放和社会民主来得还是挺快的,如何在新环境下做事并保持比较高的效率,各地和各级政府都缺少经验。以民为本如何体现到发生了争议的事情中去,尤其缺少案例的积累。中国的舆论作为新生力量也有稚嫩的一面,比如互联网舆论同民意是什么关系,舆论权力的边界在哪里,都没有答案。
第三,中国各级政府事实上仍是引领国家前进的主导性力量,中国的“社会”仍在发育中。但从西方传来的观念又嫌政府管得太多,这种观念和现实需求不断打架,而政府的工作又的确能挑出毛病,因而常常成为矛盾焦点。
中国舆论这些年开始紧盯国家的各种问题,在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上,对问题的揭露与过去传统媒体对成绩的颂扬简直像是两重天。如何读懂中国,中国人今天有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参照系。如今要做一件大事,必须首先做到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被吹倒。
中国道路交通治理这些年取得大量成就,交通死亡人数在机动车迅猛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了逐年下降。但这些成绩被大城市的交通堵塞这一件事给遮住了,那些路上跑着的人是制造中国舆论的主力军,他们现在又被突然要求不许“闯黄灯”。
官民互动是解决中国各种难题的法宝,比如新交规无疑是将中国交通文明推上新台阶的动力,但互动把社会所有意见都摆了出来,成了重新审视、确定执行新交规节奏的过程。尽管它如果发生在新交规推行前会更好,但它带来的各种触动以及产生的实际意义不会因此而“迟到”。
中国的道路、尤其是路口要比发达国家的“复杂”得多,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能够排列组合出各种“奇观”。让中国成为一个交通高度文明的国家,几乎是同中国崛起同样了不得的事。因此新交通法无疑是一部勇敢的法规,它的黄灯条款引来争议,但我们对它的整体支持和尊敬应当高高站到这些争议之上。
暂停扣分了,但让我们把黄灯条款放在自己的心里。真如此,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场黄灯争论的赢家。▲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