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要求规定,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比如固定收益类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投资产品等。
虽然要求也作出了诸如投资产品发行主体应提供保本承诺,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投资产品不得质押、专用结算账户不得用于其它用途等方面的规定,可以有效增强投资的案例性。但是,需要管理层注意的是,目前,对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如何放宽募集资金的使用渠道,而是如何规范资金使用行为,确保募集资金不被乱用、瞎用和浪费。
众所周知,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少有在资金使用方面是完全规范、科学、合理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地下金融的泛滥以及民间放贷利率严重失控,许多上市公司也加入到了私自乱放贷款、乱投资资金的行列。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仅去年前8个月,就有64家上市公司从事委托贷款业务,发布委托贷款公告共计份,ST波导更是依靠放贷维持企业不亏损,保住企业不被退市。
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仅去年上半年委托贷款额就增加了7028亿元,同比增加3829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20%。从结构上看,去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达9.1%,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成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而从今年有关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截至7月18日,今年沪深两市总共有29家上市公司设立或者参股小额贷款公司,可统计的出资额大约14亿元,计划注册资本约为45亿元。29家公司的出资额超过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2倍。
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将从市场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放贷牟利,而不是将资金用于企业的主业发展,那么,股市还如何稳定健康,实体经济还如何得到有序发展呢?
众所周知,有关方面在审核企业上市过程中,都要求企业明确募集资金投向,突出投资主业。不然,将无法通过审查。但是,能够按照要求,将资金用于主业发展的上市企业,可以说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眼前利益,都把资金投到了非主业和放贷业务中去了。
必须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目前,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现象十分严重。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上市过程中,企业和中介机构等联手,将主业利润人为做大、将业绩包装优异。一旦获利上市资格,由于没有真正的主业做支撑,或主业根本没有包装的情况那么好,业绩也就不得不“变脸”了。
我不知道,有关方面有没有进行过调查,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用于主业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和品牌培育的比重到底有多高,有没有达到上市时所规定的要求。而按照上市公司热衷于放贷以及放贷的实际情况看,可以说这个比重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说低的惊人。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图让经济尽快走出下行通道。但是,效果并不好,即便现在已经止跌趋稳,基础也不牢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体经济复苏状况不佳。这其中,上市公司主业不振,是非常令人担心的方面。而上市公司主业不振,就是因为募集到的资金没有用于主业发展,用于实体产业。
所以,对管理层来说,放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渠道,让企业有更多的投资功能,本身并不错。前提是,首先必须在企业资金使用规范的情况下,而不是规范的问题没解决,却先去开放宽之门。这无疑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标。
眼下,在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工作方面,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对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看一看上市公司从股市募集到的资金,有多少是用在正途上的。对那些没有用于正途、没有按规定投资主业和实体产业的资金,先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扩大募集资金的投资渠道。不然,问题会更严重,矛盾也会更加突出。
对此,管理层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是为了一时之需,作出本末倒置的决策。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