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时分,武进区政府附近已听不见住宅工地动工的声音,政府等其他机构大楼周边宽阔的广场灯火通明,但行人车流却甚少。周边已交付的住宅高楼亮灯率大部分只有二至三成,甚至出现整栋30层高的大厦只有一户亮灯的现象。(12月23日环球网)
借令人咂舌的财富增长速度,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曾被冠以中国“小香港”、“中国迪拜”的美誉,然而在经济减速的形势下,康巴什也成为美国《时代》周刊所言空荡荡的“鬼城”,而同样的情况却出现在经济一直较为发达的江苏苏南地区,让人担忧,江苏以至全国,还有多少城市和常州的情况相似呢?
“常州近年来掀起了房地产建设的狂潮,随着知名房企逐渐从一线城市转战二三线城市,常州的房地产投资可以用‘过热’来形容。”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06年常州土地市场成交只有37幅地块,4年之后的2010年,成交地块居然高达204幅,土地市场的交易保持了持续几年的增长。受楼市调控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常州的土地成交量略有下降,2011年成交了195幅地块,但建筑面积仍处于高位。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一直将房地产投资做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柱,因为房地产是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对地方政府来说,其他税收源很少。同样也说明,很多二三线城市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实体经济利润空间缩小,政府提振经济无方,只有鼓励大量资金流向回报率高的房地产业,致使该行业价格最终暴涨。
曾几何,常常听到领导挂在嘴边如何经营城市的灌输,更多听到的是所谓大手笔、双赢、多赢等意气风发的豪语,而今,虽豪语不在,然而,经营城市不但可以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GDP的增加,更有看得见的政绩,这样的观念早就深深印入各地党政领导脑髓。一路狂奔的房地产投资热,承载着各地政府和开发商的一场场赌局,而受伤的最终会是谁呢?
在他们看来,似乎依然是房地产投资最安全,对政府来说,开发商只要能来开发,各种税费你就得交,政府的财政就会鼓起来,GDP的数字就会很好看,至于,当地房价会不会居高不下?民众的承受能力如何?开发商是否会崩塌?并不能和他们的升迁挂钩多少,而实实在在竖起来的高楼、叫得响的GDP数字、看得见的政绩就是自己升迁的资本,或许这就是各地政府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相比其他城市,在笔者看来,地处苏南的常州虽没有苏州、无锡发展的快,但依然是比较富裕的城市。然而,有着雄厚基础的常州已让业界忧心如焚,而常州的情况会是个别现象吗?
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进行调查并公布相关数据。还有多少政府在大力卖地?还有多少开发商还在大面积圈地?当前各地楼市供应是否严重过剩?住宅房库存量和人口比率尤其是刚需人口比率是多少?刚需用户增长还有多少潜力呢?
是各地政府警醒的时候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近日表示,在楼市所有必要改革完成之前,中国政府不大可能停止“限购”政策。也因为,房地产过热不但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更暴露和助长了中国经济大问题,如果不及时挤掉泡沫,后果极其严重。虽然房地产业能拉动经济,但经济发展不能靠高房价,泡沫一旦破裂,经济将长时间难以恢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的长远之计,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