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海特,一名15岁女孩,原籍江西九江,2002年随父母到上海,小学初中均在上海就读,今年初中毕业,因无上海户籍无法参加中考,辍学在家自学高中课程。今年6月,占海特开通微博,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在获得支持的同时,她也被部分沪籍人士斥为“蝗虫”。(12月3日《京华时报》)
部分户籍人士称外来人口为“蝗虫”,相信这并不是“激辩”下的口不择言,而是他们排外情绪的自然流露。同为中国公民,同在一个屋檐下,何以如此刻薄对待自己的同胞?我的看法是,先有制度歧视,后有排外情绪,排外情绪正是不公平、不合理制度酿造的恶果。
就高考制度而言,同为中国学生,应该拥有平等的升学机会,甚至于,鉴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着较少的教育资源,为公平计,高考录取应该对他们有所照顾和弥补。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较发达地区的高考录取比例高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的高考录取比例、名校录取比例均遥遥领先于全国。正因如此,一些户籍人口才反对异地高考,反对随迁子女挤占他们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才视随迁子女为“侵占”他们既得利益的“蝗虫”。
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这是一种制度歧视,各地高考录取比例差别巨大,更是一种制度歧视,正是这些制度歧视让部分国人拥有教育特权、获得既得利益,并因长期拥有特权和既得利益而心安理得、习以为常,容不得他人分享。可以说,教育特权和既得利益不打破,排外意识以及户籍考生与外来考生的矛盾就不可能消除。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