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阻碍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逆向魔力”

2012年11月19日 08:56   来源:中国网   周明华

  调查显示,三成医务人员曾遭遇医患冲突。2008年-2011年,医生遭遇暴力袭击从3.7%升到4.5%。17日举行的2012医院院长武汉高峰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认为,医患冲突根源在于公立医院“灵魂”公益性的缺失。解决医患矛盾,根本在于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管办分离、支付方式改革和医药分开、建立有序医疗体系。(11月18日 《长江日报》)

  当前,像饶克勤这样意识到解决医患冲突的有效途径的不少,不过,去真正制度化践行这些有效办法的行动却一直鲜见,始终难以“临盆”。有时会喧哗一阵,但只是“嘴上”与“文件上”的革新运动。而在百姓看病仍贵、仍难的现实语境下,今年5月,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报告》却显示,2/3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表示满意,低于10%的表示不满意。

  这有些吊诡。其实,我们仅需看看作此调查的主角身份,便有理由怀疑这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首先,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一个部门恐怕也不例外。卫生部说超七成受调查民众对当前的医疗服务满意,也就不难理解;其二,满意度调查至少应公布调查对象、人数、行业分布和城市分布,以及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内容等。如果只公布调查结果,不公布前述内容,这难免会看到公众的怀疑眼神。

  实际上,面对不断增加的的医患冲突,我们是该深度反思了,医患和谐关系缘何构建得如此艰难,阻碍到底是啥?是什么让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成为这么多人心中的“灰影”?这难道只能怪医生吗?恐非如此。面对并非个案的血淋淋的医患冲突悲剧,按理说,公众理当把鞭子挥向罪恶的杀医凶手,但在一项网络调查中,竟有六成民众对“杀医案心生高兴”。这样的“高兴”,当然不仅仅是医生的惊悚,更让广大民众忧惧。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两名医生。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著名骨科专家葛宝丰,他从医65载,诊治病人17万余人次,没出过一次医疗事故。葛老说他“当医生越当越胆小,大手术前都睡不着觉”,因为“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另一位良心医生叫刘琼芳,她70岁已退休,至今仍受聘工作在医疗一线,她从医56年,身患3种癌症、4次接受手术,从未开过一张大处方,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

  为何他们这样的医生较少,原因似乎很复杂,其实不然。根源还是我们的医卫制度的设置不利于“葛宝丰们”大量诞生。良心医生的出现,更多的靠他们自身的良好医德的铸就。医卫土壤里,由于体制本身的欠缺,导致“功利因子”不断蔓延,让很多医生身不由已、开药捞钱。所以,才有人将葛宝丰等良心医生的出现说成是“孤独的行吟者”,难以形成鲶鱼效应,这并不过分。

  当前,虽然我国《执业医师法》中,对医生故意开“大处方”早有禁令,医生收医药回扣行为可面临吊销医生执业证书的严处;两高院给 “医生回扣”进行了法律定性:医生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财物,以受贿罪论罚。但真正兑现惩处措施的极为鲜见。而比如斩断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医药分家,在新医改实施方案中虽然明确指出,但其后似乎一直有一股“逆向魔力”在阻碍着医院尽快回归公益性的脚步,一直停留在呼吁层面,总是“试点”过没完。这是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了。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