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洋品牌眼中,中国的消费者是容易蒙蔽的对象。这些洋品牌在中国的价格,实施“双重标准”,如近日微博上热议的“星巴克美式咖啡中国比美国贵75%”。这些商家给中国消费者贴上的标签,就是“不差钱”,由此催生了高定价。
比如,在星巴克喝个咖啡,在一些消费者眼中,很有小资情调。很可惜,这种情调的代价,就是被人家小小捉弄了一下。星巴克在美国,很平民,到了中国,很高端。这个高端,就是加价,同样的东西在美国卖得比中国便宜多了。当然,还不止是星巴克,这种事,衣食住行,样样都有此现象。
难道中国消费者真的“不差钱”吗?稍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别看中国经济在世界上能扛回个“第二”的招牌,但是,中国有钱与中国人有钱,那还离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随便查查有多少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去看看有多少孩子吃不起营养餐,我估计,再听到这种“不差钱”的说法,你可能会骂娘。
任何破坏公平正义的行为,都不应听之任之。最近,耐克体育公司就因为同一款篮球鞋,价格高出国外500多元,在国外销售的双气垫到国内变成了单气垫,让工商部门开出了487万元的罚单。这事赢得无数中国消费者激赏。
不过,这只是洋品牌在中国市场实行“双重标准”的首张罚单。要对洋品牌下狠手,可不只是工商部门一家。洋品牌在税务、环保、法律等方面,惹出的事太多了。对此,需要改变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要再给洋品牌“超国民待遇”了,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洋品牌的监管了,相关法律制度也须真正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了,没有这一切保障,洋品牌依然会喊中国“钱多、人傻、速来”。
回过头来看,中国消费者被洋品牌捆绑,既受困于国货不争气,又受制于市场环境不健康,还受苦于相关执法不严格。为什么会留了那么多的缺口,让洋品牌轻而易举钻了空子?显然,消费者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可能永远只能做“冤大头”,而且还会被搞得很没脾气。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