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道德手册”可以有,制度涵养更重要

2012年10月25日 07:50   来源:齐鲁晚报   沙元森

  目前,公务员群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层面,比如“公款私用、公车私用”绝不只是道德与否的问题,更是违法违纪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法律制度有明文规定,大是大非不容含糊。如果只做简单的道德判断,无论说辞有多么高调,都可能导致法治的退步。

  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德。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原本不需要耳提面命。广州市却于23日推出了一本《公务员职业道德手册》,以7万字的篇幅详解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禁止公款私用、公车私用”的内容也列入其中。虽然广州市领导对该书的发行极为重视,但这本从政指南似的手册能否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还有很大的疑问。

  毋庸置疑的是,广州市的这本职业道德手册有其现实指向。近期,一些官员的道德失范已经让公众瞠目结舌。区委常委对空姐动粗,城管分局政委坐拥22处房产,仅这些在广州刚爆出的新闻就足以令广州市有关部门感到汗颜。当社会面临“道德滑坡”的危机时,曾有不少舆论对官员寄予厚望,希望这个群体以实际行动为民众做榜样。而现实是,个别官员的骄奢淫逸和低级趣味反而在一点点地瓦解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在对公众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确有必要给公务员补上一课。

  道德自律有助于官员廉政勤政,却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软约束”,做到了固然好,做不到也不承担外来的强制力。目前,公务员群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层面,比如“公款私用、公车私用”绝不只是道德与否的问题,更是违法违纪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法律制度有明文规定,大是大非不容含糊。如果只做简单的道德判断,无论说辞有多么高调,都可能导致法治的退步。

  大力进行官德教育,显然是为了把公务员群体塑造成引领社会风气的道德精英,只是道德规范注定不能解决规范无效的问题。所谓“贵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君子入“暗室”确实能显现道德的力量,但如果是“小人”或者“伪君子”进入,道德也无可奈何。在监督不能覆盖的地方,道德规范是软弱无力的。那些腐化堕落的官员,未必不清楚自己的不道德,只是因为监督无力,仅靠自律很难扛得住各种唾手可得的诱惑。如何规范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我们在制度上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无所不在的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正是穿透“暗室”的阳光,处于各种监督之下的公务员无论内心是否认同道德的规范,都必须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否则就要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以制度监督涵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比书面的泛泛之谈更见实效。

  事实上,民众对官员没有提出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强求每个公务员都成为道德上的楷模也不现实。尽管广州市以15个主题词涵盖了官德的方方面面,但仔细推敲起来,很多内容也只是基本的公民教育。仅靠这本只告诉“怎么做”的册子,满足不了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期待。唯有加强制度监督,宣扬法治精神,才能让公务员明白“做不到”的后果,自觉地遵守职业行为规范。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