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密“傍莫言”小心用力过猛

2012年10月19日 09:51   来源:新华网   苑广阔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家乡山东高密政府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花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表示“赔本也要种”。(10月18日《新京报》)

  距离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奖,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但是因为莫言获奖而在国内掀起的“莫言效应”才刚刚开始,这从全国各大书店莫言的图书被抢购一空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对于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来说,“莫言效应”正渐入佳境,一系列围绕莫言所做的文章,正逐渐拉开序幕。

  客观而论,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管他的家乡是高密还是任何一个其他地方,当地政府和百姓都无法拒绝“莫言效应”的诱惑。更何况,作为缺乏自然山水等旅游资源的内陆小城高密,多年以来都在为了寻找旅游业的突破口而苦苦寻觅,面对“诺奖得主”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对于高密官方和百姓在“后诺奖时代”的种种动作,我们不妨多些宽容和理解。

  而让笔者担心的,不是莫言的故乡利用“莫言效应”大做文章,而是被“莫言效应”冲昏了头脑,乃至违背了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比如红高粱因为经济效益低,多年来早已被当地农民所弃种,而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当地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就豪情万丈地表示,将花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赔本也要种”。这样的言论,已经让人看出了官方过于冲动,缺乏理智的苗头。

  “莫言效应”可以利用,如果能够借助“莫言效应”发展了当地经济,改善了百姓生活,不但为当地政府和百姓所乐见,想必莫言本人也会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在如何利用“莫言效应”上,却大有讲究和学问。在笔者看来,首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前期规划,谨慎行事,不可盲目上马各种项目和工程。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面没有“诺奖效应”可以借鉴,一切都要靠当地政府边实践边摸索。如果盲目冲动而大兴土木,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一点,是要量力而行,不可贪多图快。作为一个经济基础并不是很雄厚的内陆小城,一切都要从自身的条件和力量出发,避免在“一夜暴富”的心理诉求之下而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搞大投资,上大项目。像动辄征地几千亩、投资几亿元,但所需资金却几乎全靠贷款的事情,风险太大,还是不做为好。

  莫言获得诺奖,是中国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当地政府想把这种文学和文化意义上的财富转变为经济意义上的财富,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稳打稳扎,避免盲目冒进而导致得不偿失,甚至是劳民伤财。

(责任编辑:武晓娟)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