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地方性债务的讨论再次升温。归结起来就是两条,一说风险可控,反之认为形势严峻。
讨论升温有充足的理由:在“稳增长”背景之下,今年二季度以来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天津、山西、黑龙江、江苏、重庆、贵州等十余省市发布了累积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尽管这些投资计划都是长期计划,需要逐步在今后多个年份中逐步消化,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下,初期的集中投放仍是难免。
那么,天量投资钱从哪来?会造成多大的地方债务风险?到目前为止,看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清晰的答案源于清晰的数据,而从目前看来,不确定性尚多。我们知道,在政府主导投资热情高涨同时,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却略显乏力。财政部的数据显示,1~8月全国财政收入823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同期全国财政支出724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8%。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8月,全国财政支出9020亿元,而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只有7863亿元,当月全国财政入不敷出。
显然,依靠单独财政力量无法支撑巨大的投资计划,更多资金需要靠市场力量来加以筹集。
很多地方的投资计划并不完全是一拥而上的跟风,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刚性增长需求,因为经济下行已经将就业率、支付能力下降等问题摆在面前。因此,有了计划,批复了项目,一定会急于开工,通过各种渠道融入真金白银。
总体看来,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其融资渠道有三种,银行信贷、发债和信托。
为了解决资金供给问题,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在想尽办法。最近有发改委官员重提地方政府发债的思路,建议在项目所在市县直接发债。而我们知道此前在地方政府发债问题上政策几多反复,总基调还是自上而下的谨慎控制为主,能否打开这个口子成为一个看点。
再说银行信贷,在信贷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上,也是几经反复,今年下半年以来,这一渠道再次变得通畅了。但在央行总体信贷目标约束下,这一渠道的增量资金也是有限的。
再看看信托。它已成为第三大渠道。由于门槛和流程相对简单,信托成为地方融资平台最愿意走的渠道。根据WIND统计,政信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占比22%的基础上,三季度高歌猛进,共发行产品107只,募集资金372亿元,这两个数字分别占三季度集合信托的26.35%和30.62%。收益率也一路走高,甚至直逼一度火热的房地产信托。
其实,对于地方债务问题,无论悲观还是乐观,都离不开准确数据的支持,而现实似乎并非如此。
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少存量?
对这个问题,我们看到过多个答案。包括审计署公布的情况,财政部预算司的相关统计以及银监会、统计局等部门的统计。而以往统计数据来看,各部门关于地方债务的主体界定都有不同看法,对这些债务的运作和偿还等也有不同统计标准。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约9万亿元。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截至2010年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上限为14万亿元。2010年度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
而研究者根据Wind数据库中所有在资本市场公开发债的地方融资平台类企业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草根数据则是:样本公司的债务规模2010年突破10万亿元。由于340家样本公司仅占融资平台公司数据的很小一部分(据银监会披露,201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量超过1万家),因此地方融资平台的实际债务规模应该大于该数额。
差别源于主体界定和标准的不清晰。
九月份的时候,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推广运用的通知》,在笔者看来,这个系统的好处就在于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和统计进行了细化优化,可以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
随着新规发布,或许能让债务问题有个统一答案。这看似技术性的小问题却事关重大,因为只有建立在准确信息之上的判断才可能科学合理。
此外,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也可以摸清“家底”让决策有更为准确的依据。据报道,现在已有一些省(市)在“低调”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这虽是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但对政府如何“借钱”和“花钱”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以往的政府预算管理可以将政府的债务流量算清楚,但无法像资产负债表对某一时点的债务存量反映得十分准确,而资产负债表则会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稳增长,不可避免要加大投资力度,这是现有体制下经济管理的必然逻辑,但是,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投不投还是投多少,都应当科学合理经得起历史考验,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清晰、准确而透明的数据。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