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缩小收入差距须破产业准入限制形成的垄断暴利

2012年10月18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日前发布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2年的12422元增长至42452元, 10年仅增3万元;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万元,共增37万。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拉大了社会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10月17日《京华时报》)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有两种原因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一种是行业内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的增收差异,这说明普通员工增收缓慢、上升渠道不够畅通;另一种是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异过大,常言“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这种因“屁股决定收入”造成的社会财富不公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诟病。

    按理,因个人能力不同、行业性质不同,收入存在差异很正常,为什么每每引起争议?高管拿高工资无可厚非,但其平均年薪竟高达普通员工的15倍不由得让人担忧。实际上,如果是一个制度完善、相对成熟的现代企业,高管的作用的确很重要,但并不是说企业离开哪个高管就无法正常运作了,企业的发展若单系于某个人,这样的企业能走多远实在让人不敢乐观。十年里,普通员工的工资仅增3万,远远低于高管五年的增幅,这种不公平的薪资环境,何谈什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高收入行业为什么引发争议?是因为这些行业的高额收入并不完全是来自平等的市场竞争。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曾在大约30个产业分别设置了程度不等的进入限制,部分企业由此获得了大量垄断性暴利。虽然近十年来,政府一再重申大部分产业和市场领域要对私营企业开放,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今年5月,铁道部公布了准入民间资本的细则,人们尚未来得及称赞铁道部态度积极,就要担忧铁道部为什么在一季度负债规模超2.4万亿元,负债率高达60.62%的情况下鼓励民资准入,是不是想借民间资本当“垫脚石”?

    不公平的增收途径、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是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正因此,人们对收入分配改革寄予厚望。今年8月份,有媒体报道,历时八年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10月推出。据透露,《方案》共涉及十大问题,包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等。

    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国计民生,但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公平,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所有人的收入都一样,也并不是要“均财富”,而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之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为什么一直难以出台,就在于受到了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但是,为了普通员工有正常的上升渠道、增收通道,能根据自己的劳动价值获得公平的收入;为了有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缩小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减少社会摩擦,政府必须打破行政性垄断,创造机会平等的经济社会环境。(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苏海南: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郝金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不能再搞“大锅饭”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