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冷思考

2012年10月12日 07:22   来源:红网   闵瑞

  北京时间11日晚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对于中国文学而言,这是伟大的、值得纪念的一天,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让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的难忘之夜。

  但在兴奋的同时,我们还要冷静地看待莫言的获奖。

  首先,莫言的获奖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不过,切记不要被“光环效应”所笼罩。莫言着实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作家,但是单凭他一人是不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全部水平。除了莫言以外,大陆还有贾平凹、余华、王安忆、二月河等一批优秀的作家群体。他们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文学作品的水准和莫言的作品也不分伯仲。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获奖就否认他们作品的价值。

  我们应明白获得诺奖并不能代表一切,很多优秀的作家例如大名鼎鼎的米兰·昆德拉就没有获过诺奖,但这丝毫没有减轻昆德拉作品的魅力以及昆德拉在当代世界文坛巨大的影响。所以,万不可因此次莫言的获奖,厚此薄彼,轻视、冷落了贾平凹、余华等同样优秀的国内作家及其作品。

  其次,莫言的获奖是件好事,但切不可将其变成了“坏事”。所谓“坏事”是指,莫言获奖后被过多的外部性事物干扰,不能再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相反,整天要疲于应付各路媒体、各种商业活动以及繁多的官方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使作家变成了交际家,本末倒置。

  而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媒体、商家以及公众不要去过多地打扰作家,让作家安心写作,继续奉献伟大的作品;另一方面更要求莫言本人要有很高的定力,正如其作品《生死疲劳》的扉页所写“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希望莫言本人可以抵挡住名和利的诱惑,继续专心写作,给世人留下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最后,莫言的获奖或许会在中国刮起一阵文学热,但这股热乎劲儿能否持续下去有待观察。

  当当网在莫言获奖消息传开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在网上兜售莫言的全套文集。很多微博网友、豆瓣书虫也表示要看一看莫言的“丰乳肥臀”。这种文学热潮是好的,但是究竟能持续多久,是真正的可以促使国人更多的关注、欣赏、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还是“伪文学”迷们又一次的附庸风雅,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希望国人可以把这股热潮给延续下去,这或许是莫言获奖给国人带来的最大的福音。

  作为中国人,今天我和你一样为莫言,为中国文学感到骄傲。但到了明天我们要把骄傲装在口袋里,因为这只是个美好的开始,我们的文学之路还很长。我们不需要“四十一炮”,更需要的是继续和莫言一起“筑路”。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从周克华被击毙引发的思考    2012年08月16日
  • ·企业管理需要注重思考力    2012年07月19日
  • ·向京:琢磨传统思考新意    2012年07月04日
  • ·“快付通”的实践与思考    2012年06月25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