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不该把景点门票当成敛财的工具

2012年09月24日 08:15   来源:大江网   程奎星

  近日,国家发改委于黄金周前,公布了首批80家门票降价的景点,这一消息是即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后,又一个切实的惠民之举。然而,仔细一看列出的这80家降价的景区,难免让游客失望,这些景区大多数是冷僻之地,无一家5A级的知名景区在内,而且一些景区本身就是免费的,位列这个名单有点滥竽充数的嫌疑。

  与此同时,在这80家很多听都没听过的景点降价背后,则是一大批全国知名景点,一些5A景区在未来数月内,将预谋再次提高自己门票价格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些早已经迈入百元时代的景区,将再次提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四川峨眉山景区旺季门票半年后将达到185元/人次,淡季110元/人次,这或许又是全国知名景区集体涨价潮的一个典型开端。众所周知,根据发改委相关规定,景区门票调整频率不得低于三年,而今年恰逢全国景区第二个“解禁年”,一些知名景区面对门票收益的诱惑,蠢蠢欲动伺机涨价。

  从去年起,景区价格调整迎来解禁大限,全国大批知名景区集体大规模涨价潮,引发大众普遍不满,国内5A景区的门票普遍在去年就进入“百元时代”。百元门票消费,是消费者普遍能接受的水平么?带着这个问题,一些媒体做过相关调查,答案是普遍的难以接受,这样的疯狂涨价只会让旅游业从全民消费的大众消遣方式,一步步变成让普通大众“高瞻远睹”的奢侈之旅。旅游门票已经严重超出了大众心理承受能力,在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普遍增高的同时,以精神享受为寄托的旅游消费,在难以承受压力之时,必将被大众压缩,甚至只能被无奈砍掉。

  如今,发改委宣布景点门票降价,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民生事实,那就是如此飞涨的旅游门票,已经超出了大众轻松接受的心态。旅游是一种政府倡导的全民健康休闲方式,在今天这个民生主导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这同样也在民生统筹范围之内。国家大力倡导旅游消费,一方面这是民生愿望,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主推整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一种颇具竞争力和发展远景的国民产业。发展与壮大旅游业,这是另一个充满源动力的经济增长点,这甚至被写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之中,足以看出旅游产业已经越发成为一种支柱产业。

  但是,以目前旅游景点门票普遍高于大众心理承受能力而言,旅游业发展心态过于急功近利,扭曲而不健康。一些地方政府明显把旅游门票这块香饽饽当成了敛财工具,这种对旅游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造成了旅游门票收益被单纯理解为旅游收益。于是,在全民旅游意识正普遍形成之时,一些旅游景点,一些地方政府就坐不住了,恨不得把游客里的钱都榨干,景点门票涨价自然也就成了敛财最好手段。其实,殊不知这种违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畸形涨价,虽然暂时在门票收益上能获得一点惊喜,从长远角度去看,这种不理智的涨价伤害的却是还尚未形成真正产业规模的旅游业本身。

  要知道,旅游业的真正收益并不是那点看着眼红的门票收益,正在的旅游产业化之路,是旅游带动游客形成的整个消费链条,门票只是这个链条的起点,占据很少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旅游带动的餐饮、住宿、消费等旅游的后续环节,这才是旅游业给地方真正注入的强大动力。西方国家的一些景点甚至做成了公益性质,仅仅收取象征性的门票收入,一些知名景点甚至免费发放景点门票。但是,游客在景点门票上省下的这一部分钱和更多钱包里的钱,都消费在当地的旅游产业链条上。别的暂且不说,就拿我们的西湖景区来说,西湖免票前的2002年,杭州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而到了2004年,这个数据却突破了400亿元,2011年杭州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191亿元。

  降低门票价格虽然损失了门票的收入,不过却能带动其他产业。道理很简单,旅游门票就是一扇大门,如果在进门的时候就狠狠的榨取游客,这肯定会影响游客整个的旅游行程,甚至产生厌恶与排斥,那么我们虽然获得了那么点小收益,却失去整个旅游市场。我们要做得是把游客迎进门,让游客消费的心满意足,而不是起初就通过高额门票将游客拒之门外。中国的旅游业要真正崛起为民族产业,真正走出国门,迎接世界旅游市场的挑战,就不该把门票作为敛财的工具。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