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近700亿元钢铁项目获批之后市长激吻发改委批文的一幕,并非一次偶然的官员秀。无论就此持赞同或批评的立场,其实都应意识到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投资所领跑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将在地方加速。据本报昨日刊发的报道,“上星期初各地报来的投资规划大概7万亿元,到周末已经到12万亿元了,而现在的数字已经达到了17万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此警告说: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套做法的消极后果也暴露的越来越明显,存在的问题已相当危险。吴敬琏所指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就是各地竞相出笼的“保增长投资计划”。紧随国家发改委短时期内密集批复的多个规模超过了2万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及基建、市政项目,地方政府受到了一定的激励与刺激,于是各地保增长、惠民生名义下的项目投资规划纷纷亮相,其“大干快上”的趋势,远远超越了当年针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就短期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积极进取当然能够维持经济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增长,然而凭借庞大项目投资所支撑起来的高增长率,在展现亮丽数据的同时,其中的弊端将逐一累积,长期的后果令人担忧。粗略梳理各地的投资规划,明显就是依靠大规模上项目刺激经济的方式,这已经不是隐忧而是现实的危机。遗憾的是,各地只顾着争投资上项目,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样的投资模式是否饮鸩止渴?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不是被政绩饥渴所遮盖?
强调地方不可持续的投资拉动模式的危险性,首先是因为这个投资拉动力可能被大大高估了。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主要属于“铁公基”项目,这些项目可在较短时间内拉动水泥、钢铁、玻璃、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比其他行业更能在短期见效。但是,这种上游拉动模式的边际效应在递减,更何况相关产业都是产能过剩行业,项目落实过程中难以形成产能扩张和增长,地方仅仅依靠这样的项目所产生的投资拉动力,不足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目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回落通道,可见短期内通过项目拉动止跌的功效也有限。比如,想要依靠钢铁项目立身的广东湛江,眼下就处在这样的尴尬之中。
其次,项目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即便一些地方的项目没有重复投资之嫌,大多集中在轻轨、地铁、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项目具有公共服务性质,钱从何而来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项目总投资为229.22亿元。其中资本金占总投资的27.48%,由省、市、区级财政资金共同解决。甘肃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国倒数行列,该项目仅仅规划由财政负担这63亿元,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各级政府为此会使出怎样的融资手段,会不会雁过拔毛?不仅是兰州,发改委披露的25个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7000亿元,其中由各城市财政部门担负部分至少为2457亿元。全力争取的项目获批后,这些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到哪里去找这笔投资的困惑和忧虑。
第三,不改变政府主导投资的模式,就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如吴敬琏以高铁为例所指出的那样:超级的政企合一的企业,运用国家力量来进行建设,结果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现在,对付经济下行的主要办法仍然是用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进行大量的投入,用政府投资或者国家银行的贷款来支撑增长速度。
地方单靠“铁公基”重复建设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中国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增长要想持续稳健,改变传统的投资项目拉动模式是当务之急。不过,难点或重点依然在于如何限制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