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生产业发展 要多一些平民意识

2018年07月18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在推动养老、教育、医疗健康市场化、产业化时,切不可只想着“高、大、上”的“富丽堂皇”,还要多一些平民意识、中端定位和中产思维。只有让市场参与者自己去博弈,才能使“高中低端”都从供给中涌现出来。

  当前,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业内人士建议,适时出台激励政策,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做长做细相关产业链。(7月16日《经济参考报》)

  养老、教育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市场机会越来越多,是市场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需求是市场分工细化的基础。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人们就会想要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想要子女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想要自己有更优质的在职培训,想要更健康的身体,这些需要呼唤出现更专业化的市场提供者。于是,养老、教育、医疗健康产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这是市场分工不可逆转的演进趋势。

  毋容置疑,这是好事。撇开养老、教育、医疗健康三大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这个好处不说,仅就解决的民生问题而言,就足以让人称赞。随着8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成长为职场主力,他们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而照顾日渐年迈父母的时间趋少。如果有优秀的社会化养老机构为自己的父母提供专业舒心的养老服务,无异于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教育、医疗健康产业一样如此。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上小学难”“就医难”是共同的民生之痛。社会化办学和社会化办医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教育与卫生的民生服务短板。

  诚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个产业的发展也有正反两面。房地产业发展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但高房价也成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隐患。养老、教育、医疗健康这三大民生之需,在产业化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市场不相信眼泪。产业化可以解决供给的短缺,但却可能无法解决需求的乏力。诚然,高收入阶层对高品质的养老、教育、医疗健康服务有支付能力,但不可否认,支付能力不足的人也不在少数。在城市里生活,少了钱寸步难行。城市中不少双职工家庭,收入诚然不少,但刨除各种开支后,所余有限。城市的生活成本本已高昂,让他们再拿出钱来购买市场化的高质量社会服务,的确很难。

  因此,在推动养老、教育、医疗健康市场化、产业化时,切不可只想着“高、大、上”的“富丽堂皇”,还要多一些平民意识、中端定位和中产思维。任何市场都是分层的,毕竟更多的人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实惠服务,在满足基本服务的基础上,高中低端供给都要有。如何使“高中低端”都从供给中涌现出来?笔者以为,要让市场参与者自己去博弈。政府要尽量放低养老、教育、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的进入门槛,鼓励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提供服务,让他们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相应的群体服务,从而解除不同收入阶层的民生之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相关文章:“降低关税”倒逼日用消费品产业强起来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消费升级看供给侧改革着力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