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观不正的Ayawawa们早该被禁了!

2018年05月23日 11: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知名网络大V“情感教主”Ayawawa被起底。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砖家”,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兜售情感“毒鸡汤”。其中最让人义愤的是,向广大女性公开宣扬慰安妇可以在男性战死的情况下“苟活性命”,由此得出“女性具有性别优势”的结论,其无知的历史观和物化的价值观让人惊愕。新浪微博已决定对@Ayawawa禁言禁被关注6个月。

  情感教主在物化女人

  三从四德在固化女人、情感教主在物化女人,它们除了瓶子与包装更新换代了,恐怕说到底——“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详细

  “女德”本就备受争议,撇开其中部分内容倡导女性主内修睦和扮演好角色分工,这确实有一定社会意义,但“女德”本是使女性顺从男性的教化枷锁,随着时代进步,对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造无可厚非。可如今“新女德”摇身一变,不但未跟进时代,反倒变本加厉,“性别优势”竟然能和被强暴后苟安关联,阐发这种言论目的何在?【详细

  男权社会的那一套,在光鲜亮丽的商业包装之下,借着“情感”的舞台粉墨登场。长马褂和长辫子虽然没有了,封建余孽的那种影子还少见吗?前几日疯传的一则视频,说上海人民公园内,母亲替儿相亲,要求女方“须四大名校毕业”且“工资要低一点”……凡此种种,异曲同工。【详细

  可怕的是女性认可并盲从

  “情感教主”谬论慰安妇,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谬论不仅有市场,还迎来拥趸无数。想问一句:究竟是谁给了“情感教主”谬论慰安妇的权利与自由?这种毒鸡汤,不仅新媒体APP上流毒甚广,甚至还在光鲜舞台上华丽开讲,麦克风和版面是谁递上去的呢?【详细

  波伏娃有一句经典名言:“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与此相反,很多女性从小就被灌输“不必太拼,家庭为重”之类的观念,父母、老师、身边的男性,甚至是同为女性的女性,都反复强调女性不用承担家庭重担的“性别优势”,这比网红的荼毒更为生猛,环境浸渍日益磨损了女性的棱角,越来越多现代女性认可并践行“新女德”,她们走的路也越来越以男性为中心,越来越不稳定。

  “新女德”明显钻了同权的空子,它宣扬的是以“性别优势”换取权利,而不是凭借自身努力获得权利,这种鼓吹通过依靠,甚至取悦男性来获取优待的思维,同样预设了把自己置于底层、任人宰割的身份认同。【详细

  不要忘记Ayawawa还是一个商人

  有刚需,则有市场。奇谈怪论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商业与文化的边界,价值与利益的考量,总不能继续含混下去了吧。【详细

  其实营销套路的背后,还是生意。浮于表面的是“专家”“作家”“教主”等身份,但不要忘记Ayawawa还是一个商人,有自己的美妆店、情感咨询公司等。她不过是一个善于利用人性弱点的营销高手,借助“粉丝经济”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详细

  微言大义:

  @BecomingChar:这样的人出现不奇怪,但有这么大数量的追随者是件悲哀的事情。

  @阳光下的不死草:她就是为了赚钱,至于良知什么的,是没有的。

  @周小蜗吖:算了吧,我一个人还是活得挺开心的。

  @宇智波的幻影君:别再奴化女性了,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她叫我们躺回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三观不正、哗众取宠,为了收割流量获取利益,频繁宣传陈腐思想,这样的网红早该被禁了。可怕的是,这类教主还有大量的拥趸者。说到底,还是懒惰思想作祟,幻想可以走捷径生存,其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体面生活更需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