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从《共产党宣言》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和创新

2018年05月04日 07:21   来源:羊城晚报   刘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70年来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要运用“《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将《共产党宣言》作为历史基石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光在新时代中国的现实映照。

  理论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延续

  《共产党宣言》鲜明的理论特色就是创新精神,在再版的七版序言中,不断根据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理论的补充、修改和超越。如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的某些“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中,指出“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这是《共产党宣言》理论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和“具体条件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普遍性,又紧密结合了新时代的特征和实践要求的“具体条件性”,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对《共产党宣言》理论创新精神的延续和新时代的理论拓展。

  唯物辩证法的新时代历史判断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核心是唯物史观,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当代视野,从我国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并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依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的运动状况在新时代特殊表现的准确描述和概括。以此为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矛盾各方平衡协调的辩证智慧,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完善生产关系、健全上层建筑使其相互间深度协调适应的战略、方向和举措,如“五位一体”实现全面总体发展、“攻坚式改革”实现领域平衡发展、“以网带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机构和行政机制改革等重大举措。

  真理价值立场的新时代坚守

  《共产党宣言》的逻辑主线是“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出的人类历史规律是《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尺度;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的根本立场是人民主体,它明确指出人民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的利益、人民的力量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力量,这是《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尺度。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很好地诠释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持“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朝着共产主义的光辉前景迈进。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价值立场的具体体现。

  (作者是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