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董明珠与雷军的这次“世纪之赌”,结果将是一场“双赢”。赢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上,赢在双方对新生事物和传统产业的高度认知上,赢在两位企业家都把做好企业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上。因为,没有什么比两家企业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有价值了。
很多人都还记得,在2013年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同时获奖的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当场许下“世纪之赌”。雷军表示如果五年内小米模式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愿董明珠赔给自己1元。董明珠则立马回应,声称如果被击败,愿意赔上10亿元。
现在,离“赌约”确定的时间只有一年了,舆论对“世纪之赌”的关注也逐渐多了起来。面对外界的关注,心直口快、不甘示弱的董明珠又率先发声,公开表示,“我相信我能赢”。理由是,格力电器目前除了进入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其还通过机器人进入了食品、医疗等行业。而相对内敛的雷军则在用行动予以回应,不仅频频牵手地产大佬,还在积极筹划小米上市之事。
如果较起真来,这场“赌约”肯定会有一个结果。那么,无论董明珠还是雷军,必然要有一个人以“失败者”的身份面对舆论和公众。但是,谁又能否认,从“赌约”开始到现在的四年时间里,格力也好,小米也罢,都以一个更好的形象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赌局。
其实,作为颇受外界尊敬的企业家,以“世纪之赌”的方式表达做好企业的决心和信心,从“赌约”开设的那一刻起,可能就都没有把“世纪之赌”当回事,也没有真的想“赌”出个胜负来。如果真的把“赌约”当回事,两家企业的发展倒真的可能会出问题了。正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把“赌约”当回事,才使得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好的目标、更好的前景、更好的期待。
更重要的,董明珠与雷军确立“赌约”后的四年,也正是制造业和互联网高度融合的时期,制造业越来越走近互联网,互联网也不断地向制造业靠拢,制造业借助互联网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互联网则依赖制造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且,两者的融合,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让合作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双方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融合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也正是因为制造业与互联网得到了比较好的融合,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才没有那么强的对抗性和火药味。董明珠是站在制造业的角度开“赌”的,雷军则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开“赌”,他们不只代表两个企业,而是代表两大行业。既然两大行业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二者越来越接近融合了,那“赌约”的胜负还重要吗?原有评价胜负的明确标准恐怕也已经不合时宜了吧。
不能不说,董明珠与雷军的这次“世纪之赌”,结果将是一场“双赢”。一方面,赢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上,赢在双方对新生事物和传统产业的高度认知上。雷军只开一元钱的“赌资”,是对制造业及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的高度尊重与尊敬;董明珠开出10亿元“赌资”,则是对制造业生命力的高度自信,对发展制造业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双赢”赢在两位企业家都把做好企业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做业务、办企业、搞创新、促发展,即使宏观经济环境不十分理想,仍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格力2016年营收达到1101亿元,增长10.8%,利润154亿元,增长23.5%。利润增速是销售收入增速的两倍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017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营收规模为546.37亿元。业内人士预计,格力电器2017年全年较去年会继续有所增长。而小米,则在去年一度遭遇销售震荡的情况下,今年重新恢复高增长,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且IPO事宜也在加快推进。如此的“双赢赌约”,岂不是一种新的动力?
也许,以后类似的“赌约”会更多。有一点必须注意,无论何种“赌约”,激励当事各方向着更好的目标迈进,才是其真正价值。分不出胜负的“赌约”,或许才是最有价值的。对于公众而言,虽然“世纪之赌”很有观赏价值,也很有新闻效应,但切不可把胜负看得太重,而要看“赌约”设立后,“赌约”双方是否都在进步和发展。对董明珠和雷军来说,尽管离“赌约”约定的日期还有一年时间,但结果肯定是“双赢”的。因为,没有什么比两家企业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有价值了。反过来,如果“赌约”设立后,两家企业都为了“赌赢”而急功近利,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从而导致业绩大幅下滑、市场竞争力大大减弱,那可就是“双输”了。(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海尔回应董明珠“不约” 企业要竞争不要斗争
格力或与魅族“联姻” 董明珠雷军的豪赌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