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为什么回扣会成为医疗行业腐败的重灾区?

2016年12月26日 14: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央视记者暗访上海湖南多家医院,发现医生吃回扣严重;当地卫计委介入调查,湖南一医生被停职。在大城市的医院里,长期存在一些不看病的“特殊患者”,这些被称为医药代表的“特殊患者”通过天天跑医院向医生推销药品。医生开出处方后,只要患者购买了药品,医药代表就能获取近10%左右的提成。而他们返给医生的药品回扣,比例高的也在40%左右。(12月25日《新京报》)

  医生吃回扣、拿提成已是“公开的秘密”

  一些医生和医药代表沆瀣一气,结成利益同盟,形成一道“隐墙”,把国家实施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制度消解于无形,像病毒一样啃噬惠民医改政策,直接催生虚高药价,还导致医生热衷于多开药、滥开药、开贵药的歪风席卷,价廉效优的药品逐一“消失”等一系列恶性“病变”。【详细

  央视报道的只是部分案例,可实际上高药价中的高回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既然是公开的秘密,其症结就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土壤。相应地,对问题的处理就不能局限于被曝光的个体,而是应该弄清楚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其背后是否存在着制度层面的失守?唯有如此,所谓的纠错才能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纠错,而不是浮皮潦草的应付;所谓的严惩才能是一种切中肯綮的处罚,而不是走走过场的“言称”。这就意味着,在高药价高回扣的处理中,处罚的对象不能止于几个被曝光的医生;除此之外,还应该主动思考,在制度层面是否存在不完善之处。【详细

  为什么回扣会成为医疗行业腐败的重灾区?

  就事论事,只能处理一时一事,却不能改变整个行业生态。试问,医生“吃回扣”,难道只限于沪湘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4名医生?医生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根子”又在哪里?

  很简单,这个“根子”就是利益。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的行为是由利益支配的,理性人知道自我利益所在,并在追求利益中实现潜在的帕累托效率。医生“吃回扣”,自然也是一种逐利行为。处以“大棒”,固然是一种“震慑”,也能让一些人“止步”,但只要获利可能仍大于受罚风险,只要获利途径仍未被斩断,只要自身价值仍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吃回扣”的乱象,就不可能真正在“终端”被清除。【详细

  废除以药养医,让医生远离药架绝非易事。因为财政投入不足、药品收入占医院和医生收入结构的“半壁江山”,是我国公立医院长期面临的尴尬。一旦砍断原有利益链条和经济来源,医院势必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医生收入势必锐减。而如果正常补偿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详细

  药的问题说到底是个利益的问题,正是这条利益链上挂着太多人,药的问题才变得这么复杂。药价虚高、医生滥用处方权、用药不透明,这些问题仅仅靠打制度的补丁是无力解决的。【详细

  按下葫芦浮起瓢,要挤干水分实属不易

  药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药商、医药代表、招标人员、医生等多个环节,环节越多,药价虚高的水分越多,按下葫芦浮起瓢,要挤干水分实属不易。因此,相关部门除了动真格查处医药回扣,依法严惩相关人员,净化医疗行业环境之外,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寻求釜底抽薪式的“处方”,改革招标采购机制,探索建立“医院—药厂”的“医”“药”无缝对接模式,允许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建立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催生优质低价的药品市场。只有铲除滋生高回扣的现实土壤,才能根治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详细

  改革中的问题,须在改革中解决。明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全面推开,不妨将这次危机化为“破冰”的契机,打碎广受诟病的“以药补医”机制,让清正行风、优质服务、开放资源等更好地体现公益性。让百姓获益,亦让医生获益。【详细

  微言大义:

  @精分女王攻:任何不以增加医疗投入的医改都是耍流氓。

  @槐杏中医:表面上抓批的是医生拿回扣,以药养医。实质呢?某次医院同行去市里开零差价的会。该院一年要亏二千多万,财改只补二百万,剩下自己解决,多一分没有。假定医生不拿回扣,解决以药养医,而财政仍做铁公鸡,那你说医生这个职业该得多少薪资水平?

  @阎医生-中医:高回扣如果涉及到受贿什么的,坚决依法处理。医生你要是图钱,那就离害命不远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医生能吃回扣的根源在于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以药养医,给了医药代表行贿的机会,也给了医生寻租的权力,同时,也变相抬高药价,增加了患者负担。要根除这种现象,单靠处罚或者宣教,作用微乎其微,必须从机制上进行改革,挤掉药品价格中的“回扣空间”。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