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升级版:过去同患难 今后共富贵

2014年05月07日 06: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增长迅速,更加注重义利并举,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一方面,援助领域逐步向减贫、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民生和能力建设方面倾斜;另一方面,双方真实平等的互相对待,在务实互利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推进六大工程,既充分考虑了非洲国家眼下的普遍关切,也全面关照了中国在经济加速转型阶段的现实利益。

中非合作升级版:过去同患难 今后共富贵

资料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5日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李克强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等四项原则,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携手共创中非关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55日中国政府网)

  “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中非关系正是这样。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汉朝和非洲已开始相互了解,间接地交换各自的特产珍品;15世纪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把非洲推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殖民统治时期。中国在19世纪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后,中非人民不但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夺了互相交往的权利,而且一同遭受西方垄断资本集团的奴役和剥削。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中国和非洲各国人民在互相支持中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中国人民依然记得“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汶川地震时,赤道几内亚这个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就捐赠了200万欧元;非洲人民同样没有忘记,在坦赞铁路的建设中,有65名中国优秀儿女长眠在非洲大地。迄今中国为非洲已经援建了1000多个成套项目,没有附加过任何政治条件……

  如今,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当年遭受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非洲大陆,近年来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经济迅速发展的靓丽风景。有统计显示,中非贸易额2000年不过100亿美元,但自2000年到2009年,每年都获得30%以上的增长,2013年已高达2102亿美元,目前有2500家以上中资企业在非洲经营,当地雇员总数逾10万人。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非洲大陆重要的新兴投资来源地。

  之前中非合作可被形容为“穷帮穷”或者中国援建工程更多一些,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增长迅速,更加注重义利并举,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一方面,援助领域逐步向减贫、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民生和能力建设方面倾斜;另一方面,双方真实平等的互相对待,在务实互利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推进六大工程,既充分考虑了非洲国家眼下的普遍关切,也全面关照了中国在经济加速转型阶段的现实利益。

  时至今日,一些西方国家仍继续用殖民心态看待中非关系,用冷战思维观察中非关系。当中国和非洲开展经贸合作时,西方就有“眼红”的人散布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但事实已经证明,中非合作为非洲国家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也给受援国人民带来了实在的利益。

  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提出中国新时期对非政策的“四字箴言”:真、实、亲、诚。一年之后,李克强总理的这次出访再次深入阐述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非洲观”。中非过去同患难,今后要共富贵,这个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四六一”合作框架下,中非且行且珍惜

     李克强总理首访非洲 网友:铁路合作开启中非“新蜜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