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米饭和肉"都在城市 2.45亿流动人口何处安家?

2014年01月21日 09: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如果不是“米饭和肉”都集中在城市,凉山童工、农民工等怎会愿意离开亲人漂在异乡?这些人建设城市,贡献城市化率,却仍因户籍被挡在城市之外,每年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 

流动人口

图片来源:刘君凤 / 东方IC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相关数据。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数据同时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120中国经济网)

  凉山童工被强制返乡了,虽然她们更愿意待在深圳吃“米饭和肉”,回家,则只能吃“土豆和玉米”。再过几天,北京的大城市病也会“好起来”,因为随着春节临近,那些开小饭馆的、卖馒头的、搬砖的等外来务工人员将陆续返乡,他们要回家看看留守的父母和孩子了。届时,地铁将不再人挤人,车辆也不会堵成一锅粥,但你也别抱怨没地儿吃饭了。

  如果不是“米饭和肉”都集中在城市,凉山童工、农民工等怎会愿意离开亲人漂在异乡?保守估计,未来20年内,中国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70%农民工不打算回乡就业。这些人建设城市,贡献城市化率,却仍因户籍被挡在城市之外,每年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

  其实,地方政府愿意敞开胸怀,热情接纳这些城市建设者,但是城里的“米饭和肉”虽然堆积如山,但“碗筷”却不是能够无限量供应的。据测算,仅公共服务,一个农民工市民化就要花费10万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占比已近40%,如果全部落户,必将带来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资源的紧张,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由于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过去,地方政府主要靠卖地增加财政收入;现在,随着土地资源逐渐减少,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推进,这种土地财政的模式难以为继,更何况2014-2016年是地方政府还债高峰期,日子难捱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情况下,对有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来说,可以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从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天,在日本东京,城区和乡村就没有明显差别,农民实际上是居住在农村的市民。而在上世纪,东京也和今天的北京一样,出现拥挤、污染等城市化过程中的现象。当时,日本转变了发展观念,意识到城市的发展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城市·农村共生”,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类似。通过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财政补贴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从而做到资源平等分配,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城乡差别。

  其实,农民也不是一无所有,他们的最大资产就是土地。若能盘活他们的集体用地、宅基地,赋予他们更多的财产权利,一部分农民就可以带着资本进城落户,一方面他们能享受家庭团聚,另一方面也可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即使农民留在农村,也可就地实现城镇化,不用迁徙。无论何种方式,城镇化的核心都是“人”,最终的发展目的都应该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没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哪里都是“家”。(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流动人口落户 户籍制度改革是外来务工者的福音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