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政府债务审计风暴来袭 底特律模式的思考

2013年07月29日 10: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28日,审计署网站发布消息显示,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7月28日 人民网)

    地方债问题可能很大,解决的方法上可能要变一变了!

    联想起前一阵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破产,密歇根州政府和美国中央政府“做台看大戏”充耳不闻。

    中国毕竟不是美国,不能用那种政府破产的方法。但据说中国对地方债的解决方法正在改变,如果还按照旧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地方债务只会窟窿越来越大。去年针对广东省的乡镇抽查中,不少乡镇的债务比例非常惊人——地方政府已经需要不吃不喝400年才能还清负债余额。

    广东的地方债情况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案例,却是地方债典型性的缩影。

    4月中旬,摩根大通通过内部研究,核算出中国的地方债务总量是——略超14万亿人民币。2010年末的这个数据是10.7万亿,这其中还不包括11万亿的地方政府隐性负债。把这些都加一起,中国地方债务超过4万亿美元。

    美国2012年的时候,地方负债计算过是2万亿美元,远比不上我们,即便如此美国的债务当时引起美国经济学界的恐慌,当时的说法是,未来的一到两年内,美国将有不下100座城市相继破产。

    不幸言中,底特律真的破产了,它破产时的政府负债是多少呢?负债182亿美元,2013年财政收入不过区区12.21亿美元。这些数据是需要对比的!对比咱中国目前25万亿的地方债务总额计算,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是1.5万亿。利息支出都大的惊人!

    有人说中国债务无论到了什么程度都可控,因为政府享有绝对的税收权利,如何收税收多少税都由政府决定,而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只能决定一项已经通过议会决议的税收项目究竟执不执行,而前期的税收项目能否确定,税收比例如何,税收款项的用途都要由各级政府议会表决通过。

    更厉害的是,中国的政府完全无需用税收来弥补财政赤字,而可以动用更加隐秘的手段——印钞。因此,中国的地方债务几乎有着绝对的信用保证,地方政府可以无限制的举债发展。

    毫无疑问,是中国过往解决债务的模式把地方政府给彻底惯坏了。

    过去,中国城市处理债务问题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地方政府开发土地搞招商引资,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地方债务就上交中央并且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国家出面用全民资产来偿还债务,处理不良资产。此后再放开搞活,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方案,进入新一轮的扩张和债务循环,重复同样的结果,并且风险程度更为剧烈。说实话,地方政府应该庆幸于中央政府对于债务的无限兜底,若非如此,底特律的悲剧早已经不知在中国重复了多少次。

    地方债务的形成主要归总为以下几种:1、绝大多数政府缺乏严格的预算制度。财政支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个人的意志。缺乏有效预算,就出现了有钱随便花、没钱随便借的现象,机构自然也臃肿;2、基本建设投入太大。上世纪,地方政府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跑项目跑资金,结果是上级有关部门一边下拨交通、水利和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一边要求当地政府按一定比例配套资金,项目争取得越多,匹配的资金也越多。债务多反而更光荣;3、上个世纪地方兴办企业热中,多数地方没有认真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负债上马了不少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很快企业就亏损倒闭了,地方政府最后买单。

    在中国的四级政府中,估计县一级和乡镇一级的债务极度突出。由于债务严重,有的地方政府重要工作根本难以开展,甚至连日常运转也需要举债;有的政府在不断变卖房产、汽车等还债,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和住宿地都快没有了,只能借民房来维持工作。很多乡镇政府被债主催债,成了“老赖政府”!

    中国以前的地方债务问题上,存在着难以化解的悖论——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导致财权向中央财政上收,事权向地方财政下沉,财权和事权不对等;再加上我国现行的预算法又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举债,于是地方政府便通过大量的隐形举债来解决财力问题;另外,现实中是“谁举债多,谁政绩大”,而且,借债的人不用还债,用钱的人不用借钱。地方官员往往是抱着“干一票大的然后就走马换任”的想法,上届政府没有限制的举债发展,导致下届政府除了借新债还旧债已经没有出路。城市负债规模近几年出现爆炸式的大发展,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找到了病因,必然是对症下药。

    中国的体制决定在处理地方债上无法完全复制西方模式。底特律模式的价值点,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决策责任的分级模式,如果承认“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承担相应的发展责任也应该成为“硬道理”。中国的中央政府可以为地方债务规模兜底,然而兜底的同时,也同样需要让导致地方债务结构大幅恶化的相应官员受到一部分警示,以此为模式,一方面避免中国的债务结构出现突然的恶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无限制发展的病态模式。(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地方债风险,银行信贷替地方政府"背黑锅"?

 

地方政府发债的“缰绳”掌握在谁手中?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