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十条”提出要稳步扩大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近一时段里,央行行长周小川和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密集在债券市场发展问题上发表看法。两位金融高官就债券市场密集发声,在此之前的确并不多见。这或许表明,债市发展将迎重大突破,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发力点。(7月23日《证券日报》)
高层密集发声,无疑重燃债市发展希望的火花。
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汤加首相图伊瓦卡诺会见时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情况,表示中国要推进财税金融等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克强总理会见外宾时的再次表态,突显了中央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当前中国资本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也被视为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说,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充分利用和盘活闲置资源来更好地促进投资增长和技改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快银行体系的改革调整,对股市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中国应在债券市场有所作为,而且中国的债券市场也应当大有所为。
当前的资本市场,股市“重融资、轻回报”功能错位的扭曲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纠正,“跌跌不休”的走势令股民怨声连连。13年前的7月19日,中国证券史上有一件大事:沪指突破2000点,实现了2000年2000点的宏伟目标。然而也就在13年后的同一天,沪指却用跌破2000点来“纪念”这个很有意义的日子。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高,原因并非投资观念的落后,而主要在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偏窄。除了在股市里混一混,房市的泡沫海洋里游一游,还有多少出路呢?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要更好地发挥投融资功能,就应该把长年等待“救赎”的“短腿”债市发展好,让投资者真正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此外,大力发展债市,也有助于提高融资效率、节约融资成本,使“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宣示更能好地落地,这对于破解资金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相当有益。
因此,债市发展,应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战略布局与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的关键棋子。
但不得不说,债券市场的发展机制如何完善是个大问题。与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虽不如美国,但也在全球前列。问题是,名副其实的公司债券所占比例太小,眼下仅占整个债券市场的2%左右,而政府债和央票还是占了绝大部分。这一发展不均衡、结构欠合理的局面应有所改变。
债市的真正发展有赖于市场参与者准入范围的扩大。因而,要让市场真正活跃起来,不必总担忧投机者的出现。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严弘近期在受访时指出,中国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要健康发展,不必老担心发生违约。他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没有经历过几例违约和倒闭的处理过程,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监督机制、信用风险量化等就很难完善,投资者对风险也就无法明确评估。”
多头管理问题始终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一大痼疾,特别是监管分割导致的市场分割、信用评级混乱、市场主体缺位等问题,更需尽早破除。中国金融改革应当为打造经济升级版保驾护航,那么下一步就应该在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上更好地加以推进。(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应提供多样化选择
构成中国吸收外国长期投资的优势还在吗?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