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的异地高考缘何遇冷?

2013年06月08日 09:49   来源:荆楚网   刘艳秋

  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努力下,异地高考终于迎来“破冰”,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近20个省市相继开放异地高考。然而据报道,符合条件者,只有一成报名。本是万众瞩目的异地高考,为何落得惨淡收场的结局?

  众所周知,河南、安徽、湖北等开放异地高考的省市都是生源大省,本身考生已经饱和,异地高考的需求实在不多。而北上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城市却明确表示:今年不会开放异地高考。有需求的地方紧闭着大门,没需求的地方大方招徕外省考生,异地高考遇冷,实在不奇怪。

  河南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它的“零门槛”异地高考方案公布后,仅49人报名。其实这49人也称得上英雄,因为他们敢于选择高考的“最困难模式”,在河南这个一本率较低的地方考试,不比回原籍容易。异地高考开放在这些省市,是在跟考生闹着玩吗?

  说到底,各地不同的录取比例仍是症结所在。河南的一本录取率是多少,北京又是多少?招生属地化,向来是教育公平面前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向本地倾斜,注定导致考生选择去高校集中的省市参加高考。这些该开放的地方迟迟不开放,“僧多粥少”的地方无意义的开放,使得所谓的进步更像是原地踏步。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在北上广参加高考的考生完全可以去已经开放的省市参加,河南还“ 零门槛”呢,何必非挤在这些地方。但这显然是个谬论,大多数考生是从竞争较激烈的地区,流向竞争较低的地区。谁会愿意“逆流而上”?

  可见,当下开放的异地高考还是“闹着玩”,如果不触碰影响高考公平的内核,只能是隔靴搔痒,再怎么声势浩大,也止不了考生心中公平高考的渴望。

  异地高考破冰,是高考公平的一大进步。只是如此开放,实在难服众望。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