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湖南沅江市有一位网名叫“佳”的小学生,在潇湘晨报·红网百姓呼声论坛上给当地的教育局长写了封公开信,说为了迎接六一,学校安排小朋友排练节目,搞文艺汇演,这让他和同学们“很烦躁”。(5月17日中国广播网)
设立儿童节的本意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我国还规定“六。一”这天少年儿童放假一天。而现在看来,许多地方的做法已普遍影响到了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快乐程度。可以说,眼下的儿童节几乎演变为文艺汇演活动单一的模式了,几成“中国式儿童节”了。为了这一天,许多孩子被机械地排练,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做作业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已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封孩子的来信极具代表性,应该引起大人的重视。
文艺汇演固然也是一种过节方式,但超强度训练,以致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就不妥了。最好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让他们做主,自由选择,乐意参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把儿童节日打上了浓重的“大人化”烙印所致,有一种“功利”色彩在里边。比如,对学校而言,可以说是对“素质教育的检阅和汇报”,可以展示本校的“形象”,在学期工作总结中可以大写一笔了。对家长而言,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精彩风貌”,可以自豪一下。对老师而言,也是展示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的方式。
一个儿童节,既是孩子们的节日,也几乎成了大人的节日。几乎是音乐老师、舞蹈老师、美术老师的节日,他们也指望这一天能出成绩。如果这样,就成了“喧宾夺主”,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的一天假的法定“权力”和自由快乐的权力。儿童节就不再是纯粹的儿童节了,如果排练汇演活动过多过频的话,儿童节就变成“儿童劫”了。孩子们说过儿童节“很烦燥”很累的“童言无忌”里其实折射出大人的诸多不当。
其实那些展示学生素质教育成果的文艺活动完全可以放到平时去训练,不必在六一这天扎堆上演。比如许多学校平时就开展了系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大课操课外活动等时间去组织开展体卫艺活动,还进行了相关的竞赛活动,这就很好。有的学校过六一时,不再是单一的文艺表演形式,而是结合平时所学,搞科技小制作或即兴式的卡拉OK活动或是亲子互动游戏活动,这些都值得借鉴。
记者采访中很多孩子表示理想的六一儿童节状态就是敞开了玩,没有作业,不用上课,甚至都不希望老师领着玩。这名叫“佳”的小学生给教育局长的来信,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听懂孩子们的心声,让孩子们自己做主,把儿童节的快乐真正还给孩子们。又一个“六一”即将到来,希望不再听到孩子们的“牢骚”。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