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近期通过的《2013财年综合继续拨款法案》中,限制美部分政府部门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信息技术系统,以及禁止美政府将拨款用于颁发商业卫星对华出口许可证。有美国媒体认为,这项法案是美国在指责中国对美国公司发起黑客攻击之后,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条款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技术产品大多由各个部件组成,而这些部件往往由全球不同的企业生产,要清查每一个部分由哪家企业制造,是否与中国有关联非常困难。(据新华社、央广)
美国国会通过的这项反华禁令,限制采购来自中国的信息技术(IT)设备,听起来理由冠冕堂皇,但细细纠察其行为背景明显带有“孩子气”的味道,与美国作为当今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从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开始,所谓的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就已经成为不需要人类思考的社会现实了。
无数中国愤青曾经在中日关系紧张时,通常在民族情绪的挤压下忘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已经不是单纯的民族情感所能够化解的。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思维日益成熟的标志就是,在经济层面上厘清了政治与经济的边界,而非简单地用民族情绪对经济关系的存在视而不见掩耳盗铃了。
以美国经济的地位来看,出台反华禁令限制采购中国IT设备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决定。怨气来自于莫须有的“黑客攻击”,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仅靠头脑发热的情绪化思维发出的反华禁令既不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也与近年形成的“中美国”理念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中美国”一词(英文:Chimerica)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以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中美国实际上是“构建中美经济关系的G2模式”的延续,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国的理念得到了中美双方的不断认同和强化。但此次美国国会的反华禁令的出台置中美双方共同利益于不顾,单纯从情绪化出发更像是用经济手段发泄民族情绪,理智不见时,明智也就不可能出现。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生产的IT设备供应着整个地球人类的使用,不仅是IT产品的部件,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中国制造”,放着明白揣着糊涂的做法通常都是孩子们的伎俩,真要是中国不输出信息技术(IT)设备恐怕人类的生活要倒退十几二十年了。
在欧洲人为债务危机头疼不已的时候,“中美国”双方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尊重双方共同的利益部分就变得弥足珍贵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限制第二大经济体的做法是可笑的,那是违背“中美国”的理念的。(佟风)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美国封杀华为和中兴,做法“很黄很暴力”
华为中兴美国市场“被拒”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