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这是前日在丰台区南四环某幼儿园门口发生的一幕。而在丰台区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多位家长表示,这些募捐变了味儿,觉得学校和老师强制孩子多捐款。(4月25日《新京报》)
面对灾难,组织学生捐款献爱心对于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德,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意义,甚至于可以培养他们为国分忧的伟大情怀,这对学校来讲亦是个以德树人的好机会。但“不捐款不让家长走”、“每个班级一个箱子,捐款总数不能比别的班级少”、“向捐得多的小朋友学习,捐红色的钱”是否潜意识已经将捐款对象非自愿化、捐款数额任务化,而用“捐多少”来引导孩子建构一个“爱心标准”是否有悖品德教育初衷?显然,这样引导捐款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我们学校没有给班级制定过任务量,这只不过是个别老师的素质问题,没有把握好度”一句话就能掩饰得了的,如此募捐早已在“5.12”地震后不少学校发生,如此偏移“真、善、美”轨道的畸形教育为何还在延续,学生捐款行为已不仅是在拷问品德教育的质量,更是拷问老师的教导能力。
学校募捐因为是由老师组织,加之老师“向捐得多的学习”这样非正常的引导,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而孩子把消极的情绪自然只能传达给家长,以至于家长会萌生“自己不希望孩子在同学面前丢脸”的想法而让孩子“随大流”,“你看别人捐多少,自己就捐多少”。但凡看过报道的人恐怕都会思索,这孩子面对捐款箱想的还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这样老师口中的好品德吗?对于怎么捐、捐多少合适,孩子们已经开始在衡量捐出的数额带来的结果:会不会被同学笑话、会不会被老师指责捐太少、会不会因为捐少了给班级拖了后腿?这在某种程度上,捐款已然有了一些变相的强迫的味道。
在本是充满爱心的捐款行动中,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像是遭遇“道德绑架”一般,就在你不情我不愿别扭的姿态中展开。学校募得捐款的多少或许成了教育系统衡量某一学校爱心教育的标准,班级募得捐款的多少或许成了全校班主任之间评比的标准,学生捐的多少或许也成为同学间相互比阔的标准,而家长给多少或许又成了衡量家庭背景的标准,如此多的“标准”只能昭然我们的爱心教育正被一串“错误标准”笼罩。学生的心灵本是纯净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引导、培养,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们担负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职责,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就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