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不谋其政”、“胡为乱信”、“说到做不到” ……这样的政府不会赢得百姓的信任。只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央号令传出,百姓无不欢呼。但是,公款吃喝难约束、铺张浪费是痼疾、一时的口号未必长久有效……一时间,社会中不乏质疑的眼光。
然而,几个月以来,狠刹浪费之风,已是各级政府的共识与行动。面对此情此景,群众开始信服:这次动真格了。
何为政府公信力?它是政府靠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信任度。它反映了群众的情绪,却取决于政府自身如何作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政府会遭到社会的唾弃,“胡为乱信”的政府会遭到群众的埋怨,“说到做不到”的政府会遭到百姓的质疑。只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其执政能力才有坚实的基础。
公信力,难能可贵,关乎政府的公共形象和行政效能。有了公信力,政府就能够凝心聚力,降低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成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成事。一旦政府失去了公信力,犹如机器失去了发动机,即便有科学的组织架构、有精致的制度设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一切行政活动也很难顺畅、有效地开展。
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在于各级政府是否将其内化于心,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获取和巩固公信力。
公信力,源自求真务实。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建造了气派的高楼大厦,却在违规强拆中失去了人心;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却因工程腐败蚕食了信任;创造了引以为傲的GDP,却让人们在污染环境中承受痛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成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借口,不能成为无视百姓疾苦的幌子。假如民生得不到保障、民意得不到满足,发展也会失去持久动力。因此,唯有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科学发展,政府才能不断提升“信任指数”,进而实现中国梦。
公信力,源自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人们了解政府的前提,只有公开透明,人们才能更充分地了解政府日常运作,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只有公开透明,公职人员才会更好地接受监督,勤勉作为、不敢懈怠,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选择公开透明,尤其是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掌握主动、获得信任。
公信力,源自制度保障。从现象上看,公信力表现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人际诚信,而从本质上说,公信力是社会治理中人们与政府达成的契约,是社会对制度的信仰。因此,公信力的获取与巩固,干部的职业操守固然重要,更在于扎实的制度基础。“树立公信靠制度,制度公信看法治。”唯有法制健全并得到严格执行,才能有效规范政府和社会成员的行为,增强人们的信任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3月20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政府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放空炮’。”话语间,无不向全国人民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要打造具有公信力和执行力的现代政府。
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