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关键在于理顺机制
国家发改委赶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上调成品油价格,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团圆饭不能安心吃了,花灯、晚会也没法看了,不少人飞车疾驰往加油站赶。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在非工作日下调价格指令史无前例,可能是怕国际油价继续下跌,国内上调价格就难以成行了。
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依据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早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即2月15日,成品油调价窗口就已开启。尽管如此,在随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4%的背景中上调油价,依然显得格格不入。考虑到CPI上涨压力依旧,占市场份额接近一半的自产原油价格一并上涨,不难理解市场的一片哗然。
实施已三年多的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多次暴露出油价调整滞后等弊端,这一次更是尴尬不堪。当务之急是从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点出发,平衡各方利益,尽快出台适合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定价新机制。
小康县逐贫根在政策调整滞后
山西大同县在成为小康县16年后,开始了艰难的“逐贫”,终于成功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待遇。而“邻居”灵丘县县城被当地人称作“小香港”,却努力藏富,力保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大同县发现,戴着不同的帽子,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
戴上“贫困”的帽子,意味着可以享受专项扶贫资金、各部门的资金倾斜和定点帮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优惠等等。单国家转移支付一项一般就可获得1亿到2亿元。正是这一系列看得见的优渥政策优惠,才让争当贫困县在各地屡屡上演。但这种“输血式”发展于脱贫有效,对整个社会的创富却不利。
究其根本,无论是小康县还是贫困县,都缺乏科学及时的晋升、退出与审核机制,“穷人戴着地主的帽子”与“富人戴着贫农的帽子”,无不说明相关界定政策调整的滞后。此外,强争小康县靠统计数字,贫困县藏富也靠统计数字,统计失真之严重很值得追问。
病休官肇事暴露干部管理混乱
2月24日上午,因患脑梗塞病休的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刘仙崇,驾公车出行时因踩刹车踩住了油门,轿车撞入元宵节灯谜竞猜活动的人群,导致26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刘仙崇被警方控制。
当地政府将这起事故似乎定位成了公车私用,处理安排之一即是在全区“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公车私用显然存在,但问题却远不止于此。
一者,刘仙崇既然在病休期间,如何能随意调动和使用公车?二者,脑梗塞康复到可以驾驶车辆的程度,为何仍然“病休在家”?
即使病休也可以随意调用单位资源,“康复”后并不报到上班,种种迹象表明这一事件不仅是公车私用和驾车肇事,更暴露出当地对干部管理的混乱。是以,当地政府不能只充当事故处理者角色,还必须自行检讨和自我追究干部管理失职责任。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