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桥扩建在即 “少数人”利益也应当受到保护

2013年02月06日 08:37   来源:羊城晚报   韩江子

  广州大桥扩建在即,深受影响的居民质疑政府缺乏必要沟通,“只看到媒体说法”,昨天《羊城晚报》报道了居民们的声音:我们相信数据,我们愿意倾听,为何没人解释?站在受影响的居民角度,他们希望看到更详细的报告,包括拥堵原因,拥堵路段、高峰期具体时间,为什么扩建是最好的办法,等等。但这些信息缺乏透明,则难怪居民要提出种种质疑。

  直到广州大桥就要扩建的信息传出,居民们的声音才强势传出。尽管如此,居民的表达依然显得相当理性———“不是桥面堵为何要扩桥”,“六七年前的规划有用吗”,环评数据为何缺乏公开等等。回应这些质疑本来应该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解决,在规划推出后的六七年间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查、回应。

  然而,事实却是,直到工程正式上马前夕,这些问题才集中暴露,是想在短短的环评时间内集中解决吗?拖了近十年,本以为事缓则圆,没想到最终还是一堆问题,剪不断理还乱。到底相关职能部门在围绕广州大桥扩建的规划论证和环评调查阶段干了什么?他们提供的报告,何以引起居民强烈反弹?政府是该拿出自己的证据了,以“举证”自己确实是“在作为”,以及所邀请的机构、所出的报告也是可信的。

  这其实也是一个涉及信息公开的问题。信息公开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关乎公众的知情权问题,更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广州大桥扩建一事就是。环评数据是怎么来的,拜托有关部门出来认真详细地解释一下。那种无视民众的诉求,拒绝正面回应,那种“不要听媒体乱说”的说辞,暴露出政府部门中存在已久的官僚主义,折射出他们当中存在的对公共舆论的傲慢与偏见,毫无疑问是缺乏与民众沟通的诚意。许多公共事件,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在论证过程中缺乏充分沟通,导致了结果变形走样,甚至违背了初衷。

  在广州大桥扩建的博弈中,许多人会觉得,大桥拓宽好啊,交通顺畅嘛,支持。平素缺乏严格逻辑训练的市民未必会想到整条广州大道各个环节能否理顺的问题。同样,由于“事不关己”,许多人不会认真关注到包括海琴居等小区居民的利益受影响问题。是的,在事涉众人利益的问题上,受影响的居民注定是“少数派”。但是,他们的利益是否受到保护,是否得到合理补偿,正是检验我们目前的博弈机制,或者叫利益协调机制是否民主的核心所在。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人都可能因工程建到家门口而沦为“少数人”,因而他们的命运值得大家共同关注,尽管他们的声音可能是微弱的,尽管许多人都会感受不到。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