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节约”成热门话题。某位副厅级干部抱怨称,饭局多时,几天难吃上粗茶淡饭,他就会梦见豆芽菜小米汤,“鲍鱼海参龙虾都有,但我吃不惯。”基层干部称,一场饭局就是一次机会,接待上级不敢怠慢。
想喝小米汤,为何只能在梦里?
看到这样的新闻很想对这些公仆们说“辛苦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竟把鲍鱼吃的都想吐,还要随身带着解酒药,想吐还不敢吐,就连喝碗小米汤都成了奢望,只能是在梦里。世界上恐怕只有咱这神奇的国度才会培养出如此忍辱负重的官员。【详细】
在“鲍鱼饭局”上遭罪的官员,终归是自己乐意,而不是谁在逼你。当公务员工作应酬多,饭局频频成为一种普遍的“官场”生态时,其实已应足够警惕。公务员的应酬为何会多?饭局缘何会频?与谁应酬?不妨以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设想一下,只要应酬得尽兴,饭局吃得欢畅,这事情也就好办了,可这一过程中,吃坏的其实绝不仅仅是公务员的身体,公众的利益和权益是否在觥筹交错中被贱卖,恐怕才更加要紧。【详细】
拿什么圆官员喝小米汤的梦
官员对于饭局的吐槽,则为我们反思和治理公款吃喝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当官场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江湖,官员们身不由己,公款吃喝就不可能根治。唯有通过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才能把干部们从酒桌上“解救”出来,用小米汤慰籍一下酒精考验的胃。【详细】
中国其实不富,官员能大吃大喝,是因为大量的财政收入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集天下人之力而肥一个,岂能不“鲍鱼难咽”?“三公”消费不明,百姓监督讳莫如深,只能委屈官员继续吃鲍鱼了;“三公”消费、公示制度改革一再遇到阻力,究竟是谁在逼官员喝得血压暴高?你懂的。【详细】
禁公款吃喝 兴舌尖文明
“舌尖上”的故事,虽是末节,可见大道。清廉自持、简朴为政的作风背后,必是一个欣欣向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社会;相反,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行为相对应的,往往是社会腐败,民怨政衰。
对一个社会而言,节俭往往指向文明,奢靡却不意味着富庶。面对1.22亿的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两千亿元的餐饮浪费作何解释?对照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每天3元标准的“营养餐”,每桌“最低消费”万元标准的公务宴席情何以堪?就当前的国情而论,我们不但没有浪费之道理,更无奢侈之资格。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每一点奢侈浪费其实都在阻挡中国社会向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目标前进,这正是遏制奢侈浪费之风的必要与紧迫之处。【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官员吐糟吃腻鲍鱼、做梦都想喝小米汤,听起来矫情,却也折射了“饭局就是仕途”的官场生态。饭局关系升迁,官员难免身不由己。但大肆公款吃喝,浪费的却是纳税人的钱。
当流浪汉桥下冻死时,官员是否可以停下酒中杯?当因看不起病、患者只能自制呼吸机时,官员是否可以放下手中筷?奢华饭局真的有难以舍去的理由吗?
为了实现官员“想喝小米汤”的梦,为了实现百姓生活幸福的梦,也为了实现美丽的“中国梦”,遏制公款吃喝、用制度约束权力都极为迫切。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