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李克强指出,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1月25日《人民日报》)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李克强强调要把食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实发人深省。目前食品监管领域存在很多漏洞,特别是监管职能交叉或因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除了一些政府部门不重视餐桌上的民生外,与行政体制改革“干打雷、不下雨”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把餐桌上的民生管实一点,应该突出三点:
要建立健全食品监管的长效机制。我们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看似很多,但监管责任却很难落到实处,正像老百姓说得那样: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因此,要针对一些部门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的问题,切实整合监管职能,该合并的部门合并,该撤销的部门撤销,进一步统筹监管力量,全面靠实监管责任,真正做到“环环有监管、守土必有责”,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使追究责任的板子打在具体人身上。这样,才能使食品监管工作责任全面落到实处。
要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了全国的“老大难”问题,地沟油条、苏丹红咸蛋、三聚氰氨奶、瘦肉精猪肉、人造鸡蛋、注胶牛肉、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增白剂加硫磺馒头……吃得国人胆战心惊。要刹住食品制假造假之风,仅靠教育、靠引导解决不了问题。因此,要继续深化专项整治,抓牛鼻子、啃硬骨头,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下大力斩断非法利益链,让不良生产经营者付出高昂代价。
要大力整治食品安全领域的腐败问题。从近几年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看,诸多食品安全问题背后常常隐藏着行政腐败因素,助长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滋生与泛滥,形成了一道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巨大屏障。因此,要大力整治食品安全领域的腐败问题,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制假、贩假或滥用职权,为制假者提供便利条件,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者,该开除工职的要开除工职,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绝不能姑息养奸。只有杀鸡给猴看,才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领域的腐败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