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地方政府再现投资冲动,政绩驱动还是既有规划

2013年01月18日 09: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年武汉市将投资超过13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数据相比2012年的647亿元翻了一番。哈尔滨市在去年GDP增长约10%的基础上,同样将今年的增长目标设定在12%。像武汉、哈尔滨一样,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也不约而同地将今年的GDP目标设定在12%左右。与此同时,投资仍受到倚重,多个城市的预期完成投资总额占到GDP总量一半,甚至更多。(1月17日新华网)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的投资冲动又上来了。

    新年伊始,多个地方政府出台大规模投资和建设项目,是稳增长压力给逼出来的,还是本能的投资冲动?是政绩驱动还是既有规划?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来源于多方面的压力,由于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认为“城市化是今天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地方政府仍然希望通过传统的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式,通过搞产业园区、新区、特区建设等一系列大项目,来拉动地方经济。只是,单纯靠投资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就面临结构失衡问题,很多省市在过去5年甚至2年内就实现GDP翻番,如果继续加大投资,将使原本就阻力重重的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举措落实起来“难上加难”。

    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投资率过高,如果再次启动投资刺激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可以拉动钢铁、水泥等行业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并非真正的市场需求,过剩产能与超前投资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需要靠实体经济。但现在中国存在着一个怪现象,就是实体经济的成分中,若把资源型产业、垄断型产业剔除出去以后,投资利润率并不是很高。反而不搞实体经济的产业投资利润率很高,不可否认,投资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出口与消费需求双双疲软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仍需依赖投资驱动。

    目前,一些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粗放式”投资规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以内陆型经济为主导的中西部省份,出口和消费能力都比较弱,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以前,仍然需要依靠投资。此外,一些投资计划有明确的投资领域和方向,具有结构优化的迹象。从目前各地的投资取向来看,有一部分涉及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这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布局将会产生正面影响。

    但是,如果用不好投资这把“双刃剑”,则有可能伤害正在努力调整的经济格局。早在2009年“4万亿”计划的刺激下,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出现非理性膨胀,实际已经延缓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如果当前仍然摆脱不了站在“供给端”进行经济刺激的思维惯性,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仍可能继续。

    如果地方政府仅仅为了短期的稳定再次放开货币水龙头,启动政府投资,加大项目审批的速度,长期看不仅无法稳定增长,反而会积累更多的风险。同时,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烟幕弹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和后人。

    对于政府投资的约束,中国经济的行政优势应该发挥作用,在建的政府项目按照轻重缓急,能停的先停一部分。由此产生的财务成本对于一个拥有百万亿规模资产的强政府经济体,完全可以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处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少干预市场,少对市场投放或回收大量资本,而是以政策引导为主,减免税费负担,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真正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让经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才是根本。(袁宝)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地方政府“10万亿投资”会不会是空头支票?

 

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成“断崖”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