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不在村”应从政策设计上找原因

2012年12月25日 06:55   来源:红网   宋飞

  一份名为《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的组织部门内部资料摆在记者面前,抽查结果令人咋舌。100多名被抽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4人的抽查资料被“特调”出来,另附一页作为报告放在了濮阳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办公桌上。据了解,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从不在乡村上班,都是交点钱,全年在社会上干活儿。(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消息一经发布,网上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呈现一边倒的质疑,但我认为,问题出了,还是得做一下理性地分析。

  想起前不久看过一期大学生找工作的节目:一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女研究生的“自信满满—屡投简历—屡次失败”的就业苦旅的近镜头描写,让我印象深刻。名校女研究生咋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她把择业区域框定在了北京,她投出去的每一份简历都没有离开过这一设定,即使后来她降低了职业要求,除低了薪金标准,但就业区域始终没有变。再后来,她一同学在福州电信的签约,让她猛然省悟:只要改变就业地点,找工作就不再是难事。在电视上看她是省悟了,但可以看出心有不甘,因为在她眼里,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其余各地都是基层。

  当时我就在想,那些连农民自己都嫌没有前途、宁愿背井离乡的广阔天地,能顺利引进呆得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吗?无疑,从政策制定者的理想设计来看,大学生村官一方面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让贫穷的农村变成希望的田野,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们增加基层元素,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这一制度如果用得好,当然是双赢的事,但是,我们不要忽略操作层面的困难:即大学生是否真心喜欢农村基层工作,他们到农村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诉求?

  《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反映的“村官不在村”并不让我意外,因为前不久北京村官选聘考试已经让人不安,按说,北京还具有完全地缘优势,而且北京还开出了一系列诱人的条件,如“在村里任期3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和党支部书记助理职务,3年期满后,报考研究生可加10分,同时在2年的任职期内,为外地生源的村官解决北京市户口。”结果却是:选聘吸引了218人报名,实际考试人数仅有161名,流失了57名之多。北京尚且如此,报考河南濮阳这些中西部地区边远乡村的大学生,是否也有退而求其次,以村官经历享受加分政策、为重新就业图个方便这样的考虑呢?

  我并不否认确有如张文秀们那样一批立志扎根基层的村官,宁愿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但是,作为实施这一计划的组织人事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尽可能把大学生想得更“社会人”一些,用脚投票已被认可,人往高处走并不可耻,并不一定非要把大学生捆绑在一个地方,非要呆得住、留得下才行,也不要因为大学生村官服役未满,怠工、流失严重就对这一工作给予全盘否定。

  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是一项有益的工作,应长期坚持下去,但不能一窝蜂地把他们派到农村就算完事了,不妨在选拔之前,研究一下村上是否有可以实施的项目和资源,研究一下村官的性格特征和专业背景,分配时做到供需紧扣、人岗相适,让村官们找到干事的兴趣和价值,当他们心生去意时,不妨尊重他们的选择,扶他们一把,送他们一程,并主动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我想唯有从人性化设计入手,让政策更活泛一些,这项工作才会得到更多大学生的支持,他们才会更好地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