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政府的办公楼一夜间暴得大名。这座名为龙奥大厦的政府大楼,被网上盛传是“建筑面积达37万平米,有40余部电梯,内部装饰豪华,造价高达40亿元。”据济南一位政府官员介绍,龙奥大厦属当地政府为集中办公而计划的工程之一,通过房产置换而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
宏大且奢,政府大楼不能承受之重。其实,在龙奥大厦“中枪”之前,各地已多有类似先例。只是遗憾,那些被曝光、被质疑的“大楼”,竟未能转化成后来者的经验参照。在济南,决策者又误入了同一条河流,以至于“造价数十亿、全球第二大”的办公楼,宿命般遭遇围观与揣度……此轮风波,无非再次重申了公众的基本立场,也即公务开支当以必要为原则,公职者不加节制地自授福利,难有正当性可言。
一般意义上,公务办公楼建设只需以“实用性”为唯一考量。因为众所周知,公职机构是凭公众授权进行社会治理的,其并不应具备独立的利益意识。而建豪华办公楼一事,对优化“社会治理”基本毫无益处,却毋庸置疑会极大优化公务人员的工作体验。当诸如龙奥大厦等建筑拔地而起,当地政府机构的运作成本难免走高。而这,本当是需极力规避的现象。
面对质疑,济南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龙奥大厦是为集中办公,通过房产置换而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此言或许有理,却也不足以自证清白。至少记者调查发现,“各单位搬进龙奥大厦后,空置的原办公房屋仍由各部门自己掌握,公开出租出售的很少。”现实如斯,所谓“房产置换”又从何谈起?再者说,借“集中办公”之名,将全市事业单位笼统归于一处,也未必科学。常识是,职能机构各有定位,当与所辖业务主体相接。聚之一楼,效果存疑!
公众关注龙奥大厦,实则是关注公共财政的支配正义。当然,此事或许不若传言那般严重,知情人也说“40亿投资,包括整个奥体片区的拆迁、整理等费用”、“37万平方米面积,是把旁边信访楼和民警大楼计算进来了”。然而,即便剥离误解、澄清真相,龙奥大厦的高调和张扬,仍无可避免地持续撩拨着公众神经。这种弥漫着的“不信任情绪”,不论是源于大家的“第一感”还是“朴素判断”,终究不是空穴来风的虚忧。
确知的是,包括办公楼建设,公务支出当践行自律、自制之道。若反其道而行,则难免被曝晒、质疑乃至追责。就此角度说,宏大且奢,已然是龙奥大厦的原罪。更遑论,在当事方的“模糊解释”与自己亲眼所见的震撼之间,公众有理由倾向后者,乃至据之发声。(相关报道见12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