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要保持经济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12月7日新华网)
毫无疑问,中国的发展,已到了必须要“挤水分”和“没有水分”的阶段了。也许有人会说,既然中央提出“没有水分的增长”,说明以前的增长是有“水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水分”有多大,“水分”维持的时间有多长。
中国经济增长有“水分”,并不是贯穿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更不是三十年都是在“水分”中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分”,源于地方政府对政绩过度渴求以后。或者说,地方政府患了“政绩饥渴症”以后。如近年来每年地方政府公布的GDP之和总大于中央公布的全国GDP总量,就是比较好的例证。
因此,如何将贯穿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绩“水分”挤掉,让经济增长数据归于“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需要“挤水分”的阶段,也到了应当“没有水分”或“减少水分”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的要求,至少说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形成共识。这样的顶层要求,必然会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思维和意识方面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说,今后在政绩考核方面,“数据靓丽”已不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追求的目标。而“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才是追求的目标。
同时必须看到,中国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没有水分”的增长。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更“实在”一些、“水分”更少一些,或者没有水分,对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可能就会强得多。
如果说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对经济增长中的“水分”还能保留一些容忍度的话。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对经济增长的“水分”实行零容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也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平台,已经不需要“水分”来扮演和装饰了。不仅不需要,中国还要用“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挤掉过去留下的“水分”。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更是希望,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信心消除经济增长的“水分”,何愁不会出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呢?
需要经受考验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须从“政绩饥渴症”中跳出来,从“政绩水分”中游出来。一旦上下形成共识,中国将真正迎来“没有水分”增长的时代。
当然,“没有水分的增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水分的增长”,决不仅仅在“水”,也决不是没有“水分”那么简单。就象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经济必须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也意味着,“水分”只是一个方面,“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才是更主要的方面。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没有水分的增长”才会具备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所以出现“水分”,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经济增长有“水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使产能过剩的矛盾得到解决,使产业结构超向合理,对经济增长的效益和效率,对经济增长没有“水分“十分重要。所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没有水分的增长”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粗放、低端、高消耗的增长方式,也是经济增长出现“水分”的主要原因。将社会资源大量投放到那些投入产出低、效益差的行业、产品和企业之中,就不可能没有“水分”,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摆在中国面前的,就是要尽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不可忽视的是,资源的集约利用、技术的创新创造、产品的升级提升、管理的优化提高等,是最关键的方面。中国必须从“制造”走向“创造”,从只会跟在别人后面走变成超在别人的前面。
第三,经济改革必须取得重大突破,“没有水分的增长”才会激发出巨大动力。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立足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但是,在创造性方面,则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与效力。现在,中国的经济改革要向前推进,应当把着力点放在如何激发广大群众和投资者的创造性上,亦即用改革提升中国经济的创造能力和创新动力。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更多的还把争取政策、争取优惠、争取企业之外的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是最主要的位置。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的。所以,如何通过改革,把广大群众、企业和投资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动力激活、激发出来,也是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同时,还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对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运行机制等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与推进。
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是,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对活质量与环境资源要求的提高,逐步进入了瓶颈状态。经济数据靓丽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也开始逐步淡化。“没有水分的增长”,也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