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遮羞墙”背后的扭曲政绩观亟待矫正

2012年12月04日 14:00   来源:中青网   凌国华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日,人民网记者从漳县境内212国道经过时发现,沿线的部分村庄在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12月3日人民网)

  对于路边的漂亮高墙,当地民众和官方的说法存在明显分歧。民众认为这些高墙虽然属于“扶贫项目”,但明显是为了“遮丑”,以便“让过路的领导觉得好看”。而当地县委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国道改造美化项目”,对于民众认为这是“遮羞墙”,当地一乡长认为民众“刚脱盲,认识不到位,理解达不到层次”。官方与民众的认知分歧不止如此,对于民众关于路边高墙有加剧“交通安全隐患”之虞,该乡长则刻意淡化这种说法。

  对农村脏乱差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当前很多地方的通行做法,并无不妥。然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不能只做那些看得见的“表面文章”,不能停留在“面子工程”上面。在国道沿线建设高墙,将路边“不好看”的农房遮挡,路过的领导看到的或许是漂亮的环境,看上去的确令人心悦,似乎暂时遮了“丑”,实际上却暴露出某些公共部门的丑陋“政绩观”。

  这种只做“表面文章”以谋求“美化环境”的丑闻不是第一次了。曾几何时,某地为了绿化环境,竟然将给荒山刷绿漆,这次贫困县在国道旁建“遮羞墙”,跟“荒山刷绿漆”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弄虚作假的丑事,有关方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确实令人齿寒。面对群众的质疑,不但不反躬自省,反而指责群众“认识不到位”,其群众观念之淡薄、政绩观之扭曲竟然一至于斯!

  某些官员热衷做表面文章,不仅是其政绩观扭曲的反映,更反衬出他们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精神迷失。作为公共权力的受委托者,公共部门理应按照公众委托,依法运用公共权力谋取公共福祉。而这一切,必须以求真务实为前提。公共部门的特殊位置,就注定了他们要重品行、做表率,做新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做公共利益的“守夜人”。为了一己之私做表面文章,谋求看得见的“政绩”,糊弄的不仅仅是公众信任,更是对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藐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政绩观和事业观亟待整治。

  史书曾有记载,隋炀帝为了向胡人展示繁华盛威,在胡人入市的洛阳市场进行豪华布置,甚至卖菜的草垫也要用昂贵的龙须席子,路旁行道树都要缠裹华美的绸缎,乐声更是响彻几十里,可如此要面子的“政绩工程”,也没能阻止隋王朝的覆亡。殷鉴不远,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面临着“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更需要公共部门怵惕警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这在全国上下大兴求真务实的总体氛围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的双重夹击,对于建设“五位一体”的美丽中国,尤为必要。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