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中国酒业协会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该协会称,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11月20日《新京报》)
是黑天鹅还是躺着中枪
种种迹象表明,这更像是一起策划好的做空,与8月份张裕农残门事件操作手段如出一辙,均有大量资金在幕后借机卖空牟利。可见,借用做空机制的杠杆效应,通过寻找打击股价的漏洞和缝隙,散布或真或假的流言,以实现快速打击牟利,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而之所以白酒企业会接连中招,皆因前期酒企股票逆势上涨幅度过大,本身已经具备技术回调空间,做空只是起到加速度作用罢了。【详细】
新瓶装着食品安全的旧酒
尽管2011年12月,中国酒业协会再次通知要求,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但改进的效果在哪里?透过此次白酒行业的安全问题显见,食品安全背后的问题还是那些,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如何标本兼治才是关键。【详细】
国标不能“醉无语”
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而且酒越高档含量越高,这一事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不担心,毕竟塑化剂是有“前科”的,并被列入了“黑名单”。因而,尽管中国酒协表示“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等”,但本着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酒协也应规范酒企在“塑化剂特定迁移”上的管理,而不是明知白酒都含有塑化剂,却有意隐瞒不报。【详细】
谁都别漠视消费者的知情权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对消费者来说,了解商品的主要成分和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不论是酒类、药品、食品、化妆品,还是其它商品。清楚地了解产品性能和质量标准,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大有益处,亦可以避免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酒业协会本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却以“标准尚未制定”为个别企业开脱,枉顾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重挫的可是整个行业的信誉。白酒作为日常生活消费品,事关消费者的权益,理应还消费者合理知情权,切莫让老百姓放心地抿几口小酒儿的乐趣都成为奢侈行为……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