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及格率不到7% "标准答案式教学"抑制孩子思维

2012年10月30日 08:06   来源:大众日报   木须虫

  昨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国内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10月28日《华商报》)

  我国学生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不到7%及格比例的尴尬,显示出来的还是中美之间孩子能力差异的问题。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是关于能力型考试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它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是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存在并且有差异的,也是可训练和可测试的。将其引入考试的前提,是承认人的素质差异,本质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换言之,考试考察批判性思维,实则考量学生驾驭知识与信息的思维能力,即解决问题“钥匙”的成色。

  同样的考试,天壤之别的落差,批判性思维不足折射人才教育方式偏差。长期以来,我国以知识教育为主,应试教育为指挥捧的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做了知识的奴隶,知识的厚度体现不出能力的深度,即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模式,不仅让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缺失,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孩子们理智怀疑与反思等多元思维的积极性,给孩子们掘出一口思维陷井。

  知识不过是人类的工具,占有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会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才是培养人才价值取向的唯一标杆。中西方之间教育的差别,基于文化理念与现实情况的不同可以理解,但是判断教育方式与理念的良莠,不取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在于所遵循途径是不是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教育价值取向的缩影,孩子到底是做知识的主人还是奴隶,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