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其中,心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常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因中标价低至每片3.4分钱,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民众心存疑虑:药品质量有没有保证?这是不是“赔本买卖”?对此,国家医保局作出回应:各方应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主观臆测价格高低。
低价就一定低质?这还得从集中带量采购的初衷说起。长期以来,我国医药领域存在着价格虚高、流通不规范等问题,饱受群众诟病。而集采通过“以量换价、量价挂钩”,为药企提供了稳定预期,降低了营销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带金销售”“回扣竞争”等乱象。随着药价“水分”被不断挤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正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腾出空间。比如,心脏支架价格从万元降至百元,变化和实惠是看得见的。
也就是说,“灵魂砍价”的本意并非“随意压价”、一味追求低价,而是压缩不必要的“中间商赚差价”。进而言之,倒逼企业借助规模效应、质量控制、效率提升,来获取合理利润。这一点,也体现在集采规则里。比如,采购文件中就明确要求,企业承诺“充分考虑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并承诺申报价不低于本企业该品种成本价”。去年4月,针对集采会不会“影响医药行业创新”,国家医保局也曾回应称,集采实施几年来,医药工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国内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这些数据说明,医药行业并未因此放慢创新脚步,反而加速向创新转型。
当然,相对此前的集采,这次的低报价的确集中,公众存在质量担忧也属于人之常情。据统计,本次集采中,除了价格“跳水”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有多款注射剂拟中选价格每支不足1元。但正如国家医保局所强调的,这属于“市场竞争的结果”,需要辩证看待。比如,本次集采有62种药品采购成功,均为已过专利期、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充分的药品,参与报价的产品数和企业数均为历史之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座谈会上,与会企业普遍反映,药品的原料成本、生产工艺等在行业内是相对透明的,不可能为了集采中选而低于成本报价,“3分钱的阿司匹林”的中标企业也表示,在全国每年数十亿片的庞大需求量下,“薄利多销”完全能够实现。这些来自各利益相关体的声音,或能打消部分民众的疑虑。
当然,集采中选只是第一步。随着集采进行到第十批,监管层面的制度建设也逐渐成熟。比如,集采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通过一致性评价,即面向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在临床上与原研药可以相互替代。此外,中选产品的生产过程、供应保障,以及群众用药安全等问题,都有赖于严格的监督。对此,药监部门已明确表态,对(集采)中选药械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及时回应关切。
此番舆论的高度关注,再次折射了医药行业的复杂性。客观地说,部分民众认为“质优”与“价廉”不可兼得,这既受传统观念影响,也从侧面说明,除了企业在生产工艺、新药研发加大投入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仍需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