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方才有鱼

2020年01月03日 10: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月1日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除了这两类保护区,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其他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将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渔业资源,过度开发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在这条绵延6300余公里的大江中,生活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鱼类400多种,其中的180多种是长江特有的,包括深受人们喜爱,被亲切地称为“江猪”的长江江豚,以及“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的白鱀豚。大量的独有物种,也让长江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详细

  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许多人竭泽而渔,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详细

  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有专家经论证提出了十年禁渔的期限。以“四大家鱼”为例,它们在十年时间能繁衍两到三个世代,种群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涵养壮大,避免往年春季投苗、夏季禁令初解未及成熟的水产便被捕捞上来的恶性循环,尽可能恢复长江的生物多样性,让长江的自我修复能力充分发挥。【详细

  2019年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的实施之年,摸清了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修复行动陆续开始实施;2020年,既是部分举措成效的验收之年,也是更多重要举措的实施之年。2020年1月1日开始的10年禁渔,给长江生态保护工程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也在新的一年唱响了长江大保护最响亮的“序曲”。【详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应该看到,“一家一户”分散竞争性捕捞导致的“公地悲剧”难题,是长江渔业资源逐年衰落甚至濒临枯竭的重要原因。10年“禁渔期”,是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时间窗口。国家有关部门和沿长江省份应立足实际,统筹考虑,探索建立长江渔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通过科学规范、严格可控的组织化模式,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渔业资源。【详细

  因此除了禁渔,还要着手整改消费市场,尽快形成全社会不捕不买野生水产的共识。而威胁长江生态环境的还有违规排污、非法采砂、围湖造田等长期存在的问题,要“治好”长江需多管齐下,在关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都要拿出与十年禁渔同等的决心与举措。【详细

  微言大义:

  @煎饼: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确实是件好事,有利鱼类资源的保护与繁殖。

  @王佳人来:十年禁渔有其紧迫性与必要性,但禁渔十年或许还不够。

  @进东: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是个长期过程。

  @粮草先行:长江生病,病根却在人类。

  @一项:让长江恢复生机与活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对长江流域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政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而是面向未来进行一番痛定思痛的补救。用好接下来的10年,也许可以换来长江的新生。而这份来之不易的新生,需要人们付出更大努力,长久守护。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十年“禁渔”,方才有鱼

2020-01-03 10: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