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医生收回扣 医疗行业的“顽疾”谁来“医治”?

2019年05月24日 14:0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博士举报自己导师“吃回扣”,海南医生自我举报“吃回扣”。近日,连续两起新闻案例,让一度沉寂的医疗腐败问题重回风口浪尖。 

  “羊毛出在羊身上” 监管失灵发人深省

  医生收回扣现象饱受病诟,由于“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仅相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因为涉嫌过度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医生收回扣,并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这种违背医德医风的不正之风,医生收回扣现象大为减少,但由于收回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仍有不少医护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禁令置若罔闻,依然利用手中职权大收回扣,而且手段更加隐蔽,也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的难度。【详细

  眼下,两起案件还都正在调查当中,事实真相有待权威部门进一步说明。但从既有信息看,无论是博士“大义灭亲”,还是医生“良心发现”,都属于小概率事件。相较这两起个案的戏剧性,背后监管机制的失灵,无疑更加发人深省。【详细

  支持“内部攻破” 让医院管理层付出代价

  实际上,医生吃回扣,早已是许多医疗单位“公开的秘密”。媒体报道,日前有微博用户爆料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主任医师杨向军,被其博士生实名举报:乱装支架,装一个回扣一万元”。

  而对于吃回扣问题,医疗单位的管理层、领导层并非不知。举报者华生就称,医生收受药商回扣,卫生院管理层是知情的,却视而不见。所以,要整治医生吃回扣问题,不能仅仅整顿几个医生了事,还必须让医院管理层付出沉重代价。【详细

  现实中,鲜少有既得利益者自己举报自己,而这也是很多内部腐败难以出现“堡垒从内部攻破”现象的原因所在。而对于板结成一块的“腐败同盟”,“吹哨人”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所以,要能鼓励内部堡垒“吹哨人”的出现,要对“吹哨人”加大保护力度,“吹哨人”不遵守潜规则,是“腐败同盟”的叛徒,恼羞成怒的既得利益者会对“吹哨人”群起而攻之,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对于这些不与“腐败同盟”同流合污的“勇士”,就需要予以最有力的支持与保护。【详细

  补上监管短板 “净化”医疗环境

  医生靠买药获益,并没有因为药品零加成而消失。针对这个问题,可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全面放开药品的零售市场,患者凭借医生的处方可以在任何一家有资质的药店取药,让药和医彻底脱钩。第二,严格药品销售机构的财务制度,对其支出明细严格审核,让企业从财务上失去回扣开路的经济来源。第三,建立适合医生身份的薪酬体系,让医院能够踏踏实实以待遇留人,无须在歪路上动脑筋。【详细

  整治“医生拿回扣”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薪酬体系、奖惩机制、医院管理、医保报销等诸多环节,一项项理顺恐怕还得要一段时间。但当务之急,是先补上监管短板,不能让医生开药成为“暗箱”。定期盘查也好,随机暗访也罢,有关部门担起责任严格执法,才能让“乱伸的手”有所忌惮。更重要的是,必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蠢蠢欲动者付出代价。保持全方位、经常性地“消毒”,医院才能做到常态化“干净无菌”。【详细

  微言大义: 

  @兰蒂斯枫:九牛一毛,其实很多医院医生都收“回扣”的。

  @姜江酱JJJ:这叫“自杀式炸坑”。

  @英LY:有些医生还是有良心的。

  @郭享耳:确实存在,但是也不能因此抹黑医生这个职业,毕竟还支撑着社会生命安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药品回扣”表现在药,根源在“医”。医生内部举报固然能引起重视,但是仅凭个体的“良心发现”无法消除“钱花不完,出不了院”的行业“顽疾”。希望监管部门尽快出台惩治办法,让“收回扣者”付出代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出医疗体制改革的诚意和措施来,从根本上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源头上切断医疗行业“收受回扣”的念头。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