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医疗腐败不能松劲

2019年05月24日 07:50   来源:北京日报   鲍南

  博士举报自己导师“吃回扣”,海南医生自我举报“吃回扣”。近日,连续两起案例,让一度沉寂的医疗腐败问题重回风口浪尖。

  眼下,两起案件还都正在调查当中,事实真相有待权威部门进一步说明。但从既有信息看,无论是博士“大义灭亲”,还是医生“良心发现”,都属于小概率事件。相较这两起个案的戏剧性,背后监管机制的失灵,无疑更加发人深省。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拿回扣”是触及职业底线的重大原则问题。如果为此多开药甚至夸大病情,无疑严重违背职业道德,也极易加剧医患关系紧张。2008年,“两高”出台意见,明确“收受回扣”将以受贿罪论处。之后,国家和地方又纷纷对药品采购机制和医院收入体制进行改革,从源头遏制“以药养医”。经过多年实践,“收红包”“吃回扣”以及医药代表行贿等突出问题有了一定改善。

  但事实说明,雷厉严惩之下,“吃回扣”仍未根绝。究其根源,还是利益驱动太强。就拿心脏支架来说,国产出厂价格可能仅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巨大的利润空间驱使着部分医护人员铤而走险。同时,由于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开什么药、开多少药、使用什么级别的医用耗材,几乎都是医生说了算。若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患者能否得到适度治疗,会不会被坑,全凭医生个体的职业素养。甚至有些时候,一些患者为了自己治疗稳妥,即便发现事有端倪也选择沉默,权当“破财免灾”。

  整治“医生拿回扣”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薪酬体系、奖惩机制、医院管理、医保报销等诸多环节,一项项理顺恐怕还得要一段时间。但当务之急,是先补上监管短板,不能让医生开药成为“暗箱”。定期盘查也好,随机暗访也罢,有关部门担起责任严格执法,才能让“乱伸的手”有所忌惮。更重要的是,必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蠢蠢欲动者付出代价。保持全方位、经常性地“消毒”,医院才能做到常态化“干净无菌”。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