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说:“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才是本分。”语虽简短,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心无旁骛做实业,才可能赢得生机
一方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已经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短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业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我国自2010年就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工业体系完整度最高。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拥有规模庞大、配套能力强的制造业体系的同时,一些领域大而不强,一些产业同质化,部分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利润率总体而言比较低的情况一并存在。据调查,利润率在5%~10%的企业占到制造业的70%。在劳动力成本提高、技术进步迅速、同质化产品众多的今天,靠低成本取胜的空间越来越小。深耕主业、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差异化产品,才能赢得生机。
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在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政策导向更多地体现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由过去对特定产业选择型支持、倾斜型政策,向功能型、普惠型产业政策转型。冲着优惠政策,而非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办企业路子,已经很难找到生存空间。企业用房地产、金融手段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路子,也会越走越窄。【详细】
优化营商环境是最有效率的支持
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最有效率的抓手,要努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首先,公平公正和法治的竞争环境是好的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也是民营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优秀的企业家才能脱颖而出,市场才能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变革、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民营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除了公平公正之外,法治是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利、提振投资信心的关键。
其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也是破除民营企业歧视壁垒的必然途径。最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人为本解决民营企业具体问题的保障。【详细】
要有更大作为,关键还在落实执行
从发布《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到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包”陆续送出。我们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加强政策协调,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不断增强广大民营企业的获得感,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创新发展。【详细】
抓落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要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保障。如果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就会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就不会产生“踢皮球”现象。相反,如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对民营企业的需求置若罔闻,再好的扶持措施,也会流于形式。【详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看不惯别看呀:何止只是做实体经济,做任何事都要沉得住气,稳得住心。
@重要小人物:切实,落实,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Lina_谢丽娜:心无旁骛攻主业是对所有企业家的要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本钱。“实实在在、心无旁骛”既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要求。企业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心无旁骛发展主业,不要总想着赚快钱;而政府部门则要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使企业家能够安心谋发展。坚持以实业为根本,才能促使经济“脱虚向实”,迎来高质量发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