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的的重要讲话,不仅指出了发展实体经济的价值观,而且提出了发展实体经济的方法论。企业只有坚持向前看,赢得市场的青睐,才能顺利完成“惊险的跳跃”。实体经济从业者,要安本守分、脚踏实地,在本领域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硕果。
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有的代表谈到以创新变革打造民族品牌,习近平说,你2001年就做这件事,现在仍然在做,而且越做越大。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发展实体经济意义重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实体经济成为供给侧的强力支撑,有效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物质需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即实体经济从生产效率、内在品质到外观设计实现质的提高。国外产业“空心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证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曾多次作出深刻论述。他此次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不仅指出了发展实体经济的价值观,而且提出了发展实体经济的方法论。
“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价值观问题。发展实体经济要挣钱,但绝不仅仅是为了钱,要处理好“向钱看”和“向前看”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如果企业只满足于赚几个快钱,而对品质不重视,对客户需求不理睬,对市场变化不关注,那么就很难完成“惊险的跳跃”,短期内也许能赚钱,长期内可能完全不赚钱。如果企业坚持向前看,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弄清客户需求、搞好设计、打造好产品、做好服务、应对好市场变化,赢得市场的青睐,顺利完成“惊险的跳跃”,那么即使短期内不赚钱,长期内也能赚大钱。“向钱看”没有钱途,“向前看”才有前途。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方法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前进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务本求实。发展实体经济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和执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要有时间的累积。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核心技术的逐步掌握应用、需要品牌力量的逐渐发挥渗透、需要内在品质的点滴优化提升。这一切都要求从业者有一颗“匠心”,用毅力和耐力去砥砺打磨;要求从业者有一颗“孤心”,用达摩面壁的沉静耐住冷清和寂寞,为未来积蓄力量。专业化产生生产力。实体经济从业者,要安本守分、脚踏实地,在本领域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硕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
积极为“本分做实业”赋能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