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就业:莫把开头当过头

2019年03月11日 16:3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杨海康认为,经济重心从长于创造价值的制造业向以长于吸纳就业的服务业转移,不是退步而是进步。呵护制造业与促进服务业,不可偏废。服务业是当今中国创造就业的主力。只要消除体制障碍,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就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就业是一大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李克强总理指出“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显示出中央对就业问题的空前重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就业一向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2018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六稳”工作之首;20181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稳岗支持力度”。2018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达13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创历史新高。然而,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对就业形势可能出现的异动必须未雨绸缪。

  服务业是当今中国创造就业的主力。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在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超过第一产业,2017年占到总就业人口的44.9%。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而言,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超过第二产业。然而,近来,有一些人士为有些制造业行业的不景气而忧心忡忡,他们抱怨服务业膨胀得过快,而外卖小哥之类的服务业岗位知识含量低,他们发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年轻人‘抛弃’什么”的声音,吸引了一些注意力。

  笔者认为,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意见也不无合理因素,然而,其总体上还是忽视产业变迁规律的过度焦虑。改革开放之初,曾有人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议论纷纷,对此,一篇题为“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新闻评论做了及时回应。与当年情形类似,我们认为,放眼长远,中国服务业尚在发展初级阶段,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发达经济体无一例外,经历了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变迁。即便在以制造业闻名的德国,服务业也已占到GDP的七成。经济结构发生如此变化,有其内在逻辑,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资源禀赋、劳动者知识结构、内外部需求等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研发、营销日益重要,服务业兴盛也是现代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必要条件。经济重心从长于创造价值的制造业向以长于吸纳就业的服务业转移,不是退步而是进步。呵护制造业与促进服务业,不可偏废。

  对比发达国家,无论从体量或就业密度来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都存在明显差距。有研究显示,2017年,美国、日本等九个发达经济体平均以占GDP67.2%的三产增加值,解决75.7%的就业,而我国则以占GDP51.6%的三产增加值,解决了44.9%的就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更为明显。更令人忧虑的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第二产业产出增速下滑,第三产业产出增长却未能填补缺口。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形成这样的歧视链:扬制造业、抑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扬生产性服务业,抑生活性服务业。因为,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难以画地为牢,强分高下。

  当今中国服务业中,互联网企业最为生机勃勃,吸纳就业也最引人关注。阿里巴巴、京东等“老牌”企业自不必说,后起之秀美团成立以来,目前每天活跃骑手就有60万之多,已为其平台上的配送骑手创造约5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31%来自去产能产业工人,从而有效缓解了就业人口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的压力。试想,倘若没有服务业承接,如此庞大的人群,生计又当如何着落?

  “恐服派”人士最大的担忧是制造业萎缩,导致中国经济“空心化”。这倒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曾有个别国家片面发展金融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然而,综观经济史,只要顺应经济变迁规律,政府不急功近利加以人为扭曲,所谓经济“空心化”基本上是个伪命题。以人们议论最多的日本与英国为例,两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虽已大幅下降,却保留了一批高精尖的制造业企业。在不少信息技术子行业,日本公司常常跻身前三。可以说,离开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便行而不远。割裂二者或让二者对立,都是有害的。片面“重本抑末”的历史教训,值得今人认真记取。

  “恐服派”还有一个忧虑:低技能服务业岗位上的年轻人未来如何发展?虽然眼下收入可观,然而,“机器替代人”之后,他们怎么办?这种担忧显然有其理据。不过,这部分服务业人员比例不大,且不少是制造业转移人员。选择低技能服务岗位,无论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打算,均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他们比任何观察者都关心自己的未来。调查显示,美团超四成骑手在过去一年中注重学习提高,通过读书、同行同事交流、在线学习、 报名线下训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为他们开展了成人教育。产业升级总有无情的一面,但是,通过政府、企业和他们自身的努力,这一过程可以变得更为平滑。还应看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许多全新的工作机会。

  目前,互联网企业正经历一轮周期低谷的洗礼,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不过,它们天生便身处市场化相当彻底的行业,不需要政府特殊的优惠政策,更不需要选择性的产业政策。从更大视野看,服务业的发展面临诸多行政管制,其中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企业,又涉及所有制平等问题。这些羁绊均有待全面深化改革来打破。中央已清醒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正在推进相关改革。只要消除体制障碍,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就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杨海康)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政府工作报告洋溢浓浓“民生味儿”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含金量”十足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