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抓住历史机遇期 中国制造须有长缨在手

2019年03月11日 10: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稳定有效投资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关键是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着眼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选准领域和项目,把钱用在“刀刃”上。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从投资结构上来看,将重点用于“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说,有效投资要着眼于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已纳入建设规划的重大工程,聚焦短板项目,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该花的钱全力予以保障,确保取得实效。【详细

  有效投资要扩大,但也要“合理”。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严禁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各级政府的投资,要严格防止形成新的债务,严格防止“半拉子”工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比去年增加了8000亿元,并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目的就是要通过“开前门堵后门”,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同时,要强化和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日建成发挥效益,稳定有效投资。【详细

  优化经济结构

  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进程中,不能为了追求服务业在GDP中占比的提升,就忽视制造业的发展,甚至不合时宜地“去工业化”,对服务业“拔苗助长”。在此基础上,要把技术进步作为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搭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畅通渠道。一方面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详细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以创新为引领的新兴服务业实现蓬勃发展,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帮助实体经济实现降本增效,加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只有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力,解决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张皮”问题,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详细

  强化政策中立

  政策对市场主体的中立,有助于新动能主体公平竞争。一是对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强调政策对市场主体的中立。新动能的定义五花八门,但主体一致,就是企业本身。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下也说,要“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详细

  多管齐下的金融支持,为快速形成新动能提供助力。从资本市场来说,今年的“1号工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了更好服务具有核心技术,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这类企业也是新动能的核心主体。新动能的“护航团”并不止于这些,有利于新动能壮大的生态系统正在构建完善中,只要用心,迹象随处可见。【详细

  微言大义:

  @秋阳: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鱼小虫:帮助实体经济实现降本增效,加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美妆生活:扩大有效投资,民间资本不能缺席。

  @美好小欧: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力。

  @abc:好环境,离不开政策层面的“阳光雨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下,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人口老龄化也在形成巨大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这些因素都将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更需好好琢磨怎样搞好创新,在这轮结构性调整中实现凤凰涅槃。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