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减税政策细节见温情

2019年03月12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兼顾了多方利益,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充分体现了政府减税降费工作做得细而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在舆论普遍关注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降低所带来的“大蛋糕”时,一个似乎不起眼却又打动人心的减税政策细节,充分体现了政府减税降费工作做得细而实,可谓细微之处见温情。

  这个温情的细节,就是“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在此次增值税改革当中,16%的税率降到13%10%的税率降到9%,随着税率下调,减税的效果会非常明显。但是6%的税率没有变。我们知道,适用6%税率的是“营改增”之后的金融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这部分行业特别是金融业,由于抵扣项目较少等原因,导致在“营改增”之后税负不降反升,备受市场关注。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确保适用6%增值税税率的行业税负不增加,应该降低税率才对。但在笔者看来,不是这样的。如果采取降低税率的做法来降低金融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税负,那么在增值税抵扣链条的管理中,下一环节的税负则会上升,特别是与这部分行业关联度较高的制造业。同时,降低税率也解决不了金融业等行业本身抵扣项目不足的问题。

  举例来说,一个制造业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取得金融机构开具的不含税200万元的进项税额发票。如果按照6%的金融业税率,制造业企业抵扣的金额为12万元,如果将6%的税率降低至4%,金融业虽然少缴税4万元,但是制造业也少抵扣4万元,金融业降低的税负转移到制造业企业,这就不符合增值税减税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如果换个思路,保持6%一档增值税税率不变,同时,增加金融业抵扣项目,这样既不影响下游行业的减税,又可以降低金融业本身的税负,可谓两全其美。这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药方。

  因此,政府在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可以说是兼顾了多方利益,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在具体操作方面,财政部部长7日答记者问时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

  增值税加计扣除该如何理解呢?笔者的看法是,假如有一个适用6%税率的增值税纳税企业,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万元,销项税额为160万元,不加计抵扣的情况下,缴税60万元;如果采取加计抵扣的方式,比如加计抵扣20%,那么抵扣项目金额就是120万元,缴税40万元,少缴纳20万元。从这一点来看,政府在增值税减税改革上确实下了功夫,花了心思,从细节处充分考虑给予相关行业减负。

  当然,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在采取加计抵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将增值税抵扣与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相挂钩,在增值税抵扣中,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抵扣。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企业主动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提升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促进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激励员工,可谓一举多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在世界上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社会保险费就以税收的形式征收,成为社会保险税。以社会保险费抵扣增值税来降低税负,也有利于为进一步推动费改税打下基础。(注册税务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深化增值税改革 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

     税费降一点,惠民进一步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减税政策细节见温情

2019-03-12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