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对全世界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在此前还是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都向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乐于与世界各国一同分享自身经济发展的红利,并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来中国看看。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在谈及继续扩大市场开放时,习主席强调,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9-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自身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2019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发展受益于坚持对外开放。如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经济模式和国际形象也越来越被世界认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经济显然已经从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驱动,在国际上的角色也由曾经的“卖遍世界”转换为“买遍全球”。
中国有近14亿人口以及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样的消费体量不仅在当今经济体中难得一见,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以一国之力占全球进口总额的一成,还并非中国消费力量的完全体现,在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和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仍然拥有十分可观的消费潜力。根据预测,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巨大的市场对全世界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在此前还是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都向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乐于与世界各国一同分享自身经济发展的红利,并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来中国看看。
必须要承认,任何市场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中国市场亦然。然而可喜的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以及确保世界其他各国在中国享受到良好市场环境的需要,中国市场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自身、改善自身,以此来增强吸引力、竞争力与创造力。
以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例。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及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等措施,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而就在前不久,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该条例将于2020年开始实施,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营商环境优化和改善的步伐不会停歇。
除了优化营商环境之外,进一步降低关税、推动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等对外开放措施也在持续推进,为世界各国进入中国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便利条件。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大市场欢迎大家来看看 共享开放的机遇和红利
梅开二度进博会 中国助力世贸潮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