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郭夏:梅开二度进博会 中国助力世贸潮

2019年11月04日 10: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约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郭夏认为,进博会依托中国全球购买力展现出的对外开放强劲活力,必将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创新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为自由贸易精神增光添彩,也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树立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创新典范。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5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等国际经贸组织负责人也将出席本次全球经贸盛会。第二届进博会,参与其中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参展商均超过首届。四叶草展位炙手可热,主论坛会场一票难求,进博会正在成为中国促进世界贸易的企业新卖场、国家新平台和全球新热点。

  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依托于中国购买力跃居世界第一的强大经济实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公开的数据显示,购买力平价下的中国GDP总量已达25.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是同期美国经济总量的1.23倍。中国不断加速改革开放进程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使未来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升、国际购买力不断壮大。进博会依托中国全球购买力展现出的对外开放强劲活力,必将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创新增长的重要引擎。

  进博会好戏连台,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促进世界贸易做出的创新性贡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切实履行货物和服务开放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显著提高,为多边贸易体制有效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举办以“中国买全球”为主旨的进博会,则是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义务基础上推出的锦上添花的创新举措。

  进博会形成的全球经贸创新蝴蝶效应,使中国在全球经贸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与日俱增。首届进博会是在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阴云中问世的,此举充分展示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首届进博会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自信地扇动起引领全球经贸复苏的迎春翅膀。第二届进博会,美国企业参展面积位居第一成为一大亮点,多国政要高规格出席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引人关注。进博会及相关活动正在成为“商家全球买”和“财经全球秀”的新高地,也正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导的贸易畅通理念和展现世贸组织推崇的世界贸易自由化宗旨的大舞台。

  进博会在促进世界各国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加速走进中国的同时,也使中国愈发走到世界财经舞台的中央。进博会肩负着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对外开放和全球宇观经济人类一体的双重使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树立开放国门、天下一家的宇观经济意识。中国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为自由贸易精神增光添彩,也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树立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创新典范。

  从意动开放蝴蝶梦到创意助力世贸潮,进博会有望成为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尽快走出美国系列贸易制裁形成的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的宇观经济新创举。让我们期待第二届进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郭夏:新生经济学创始人,《解码经济——新生经济学导论》作者,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约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进博会昂扬为世界打造获得感

     进博会助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进博会:买全球 惠全球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郭夏:梅开二度进博会 中国助力世贸潮

2019-11-04 10: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约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郭夏认为,进博会依托中国全球购买力展现出的对外开放强劲活力,必将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创新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为自由贸易精神增光添彩,也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树立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创新典范。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5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等国际经贸组织负责人也将出席本次全球经贸盛会。第二届进博会,参与其中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参展商均超过首届。四叶草展位炙手可热,主论坛会场一票难求,进博会正在成为中国促进世界贸易的企业新卖场、国家新平台和全球新热点。

  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依托于中国购买力跃居世界第一的强大经济实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公开的数据显示,购买力平价下的中国GDP总量已达25.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是同期美国经济总量的1.23倍。中国不断加速改革开放进程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使未来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升、国际购买力不断壮大。进博会依托中国全球购买力展现出的对外开放强劲活力,必将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创新增长的重要引擎。

  进博会好戏连台,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促进世界贸易做出的创新性贡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切实履行货物和服务开放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显著提高,为多边贸易体制有效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举办以“中国买全球”为主旨的进博会,则是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义务基础上推出的锦上添花的创新举措。

  进博会形成的全球经贸创新蝴蝶效应,使中国在全球经贸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与日俱增。首届进博会是在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阴云中问世的,此举充分展示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首届进博会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自信地扇动起引领全球经贸复苏的迎春翅膀。第二届进博会,美国企业参展面积位居第一成为一大亮点,多国政要高规格出席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引人关注。进博会及相关活动正在成为“商家全球买”和“财经全球秀”的新高地,也正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导的贸易畅通理念和展现世贸组织推崇的世界贸易自由化宗旨的大舞台。

  进博会在促进世界各国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加速走进中国的同时,也使中国愈发走到世界财经舞台的中央。进博会肩负着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对外开放和全球宇观经济人类一体的双重使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树立开放国门、天下一家的宇观经济意识。中国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为自由贸易精神增光添彩,也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树立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的创新典范。

  从意动开放蝴蝶梦到创意助力世贸潮,进博会有望成为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尽快走出美国系列贸易制裁形成的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的宇观经济新创举。让我们期待第二届进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郭夏:新生经济学创始人,《解码经济——新生经济学导论》作者,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约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进博会昂扬为世界打造获得感

     进博会助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进博会:买全球 惠全球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